.

产品精度达现有极限科学城科教融合助

编者按

近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赴重庆市调研。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重庆多所高校,并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召开相关座谈会。

当下,重庆把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科学城发挥大学城高校聚集的优势,不仅着力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高质量发展;更加重视增强教育、科技、人才对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战略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城瞄准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积极为企业、高校搭建政产学研协同平台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创新载体,致力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只有测量出来,才能制造出来。”

高水平的精密位移测量技术

及器件是高端精密装备的

核心技术和关键功能部件,

被称为“精密制造之眼”,

是一个国家科学研究和

整体工业领先程度的重要指标,

更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必备条件。

而这双“眼睛”,却被国外技术垄断多年。

▲通用技术国测时栅。受访单位供图

为了打破这种垄断,

科学家对测量技术不断探索,

终于在历经二十余年的磨砺后,

科学城的科研人员能“以时间测量空间”。

换言之就是用计时来确定距离,

用原创技术“擦亮”了这双“眼睛”。

听起来很科幻,

但事实上这项世界领先的

创新技术已在科学城成功落地,

并进入规模产业化运用阶段。

孕育它的就是科学城企业

——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国测时栅”)。

PART.01

二十年磨一“尺”

用匠心丈量“中国精度”

为真正实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时栅团队从技术源头上另辟蹊径,从原理上进行创新——突破传统测量思路局限,利用“用时间测量空间”的重要原创学术思想,研发出超高精度超高分辨率的位移传感器,为高精密化测量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国产化技术和产品路线,填补了国内高端精密位移测量领域空白。

▲工作人员正在做研究。受访单位供图

从年提出“时栅角度传感器”理念起,时栅团队始终坚持自主研发道路,历经了第一代机械式时栅、第二代磁场式时栅再到第三代电场式时栅(即“纳米时栅”)。在日复一日、精益求精攻关下,逐步实现了从毫米到微米再到纳米精度的跨越。

“我们纳米时栅的测量精度最高可达±0.06角秒,相当于度圆周内任意1度的六万分之一,精度水平已达现有检测仪器水平的极限。”在实验室里,国测时栅董事长、总经理王勇讲着纳米时栅技术,脸上洋溢着骄傲和自豪。这也成为纳米时栅在年,作为“十年标志性成果”之一,入选国家“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创新硬实力。

▲生产线。受访单位供图

据了解,该企业将以纳米时栅技术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展测量、驱动和控制一体化技术,研发“纳米时栅+”关键功能部件和智能装备,完成产品系列化。预计到今年6月,将有5个相关产品走下生产线。

PART.02

左手央企、右手高校

科学城打造科教融汇新载体

通用技术集团和重庆理工大学合资在科学城成立国测时栅公司,就是通过进一步深化央地合作、校地企合作,用实际行动全力推动重大科技任务攻关。

▲彭凯。受访单位供图

“我从年加入团队起,就见证了整个团队的快速成长,”国测时栅技术总监彭凯博士接着说,“而且科学城是一个很适宜教学相长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可以直面市场需求,并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实践经验,对后期成长很有益。此外,年轻人总是最富创新精神,这对我们技术创新也不失为一种好事。”

两年来,国测时栅在科学城凭借先进技术制造出了质量过硬的产品,成为数控机床智能制造、半导体等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也成为科学城在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创新载体的力证之一。

▲通用技术国测时栅全家福。受访单位供图

为了助力纳米时栅成果正式驶向转化应用、服务市场用户的“快车道”,科学城多部门全面提速产业化进程,赋能原创纳米时栅技术走向全国。如,落户科学城后国测时栅就享受着科学城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有力支持——五年内免租金、争取国家级平台和项目、经费支持等优惠政策。

科学城深知要想真正做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事实上,自西部(重庆)科学城启动建设以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推动校地合作,把大学城智力优势转化为科学城高质量发展优势。”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邓敏军表示。

▲国测时栅所获荣誉。受访单位供图

科学城一方面是强化在渝高校院所“基本盘”作用,另一方面是积极引入市外名校名院加入“朋友圈”。年以来,除了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14所在渝高校,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国字号”院所、“央字头”企业也纷纷落地,推动引进培育和建设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和研发机构,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科学城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打造校地协同创新创业生态圈。

正因如此,自年以来,科学城已滚动实施科技创新类项目67个、总投资额.6亿元,其中40个项目已建成投用,获批知识产权余项,实现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项目53项。尤其是依托科技创新类合作项目,引进张平文院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集聚卞修武院士等一批本地专家资源,目前已到位科研人员约人。

面向未来,

科学城将深入服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

为推动川渝两地

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科学城力量。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