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福建西南的泉州、厦门、漳州三个地级市,语言相通、风俗相同。进入21世纪,各地都有抱团发展、积极争取资源的趋势,闽南地区也不甘人后,于年7月在厦门举行了厦漳泉同城化第一次联席会议。致力于三地在交通、经济结构协同、社会各个层面合作的工作联系。
然而9年过去了,除了电信资费同城化、厦门的轨道交通对漳、泉有对接预留点外,基本没有重大的实质性进展。社会一致看好的闽南一体化遭遇冷落,问题出在哪儿?
谁做老大?---泉州、厦门的“C位”之争
以三市当前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而言,厦门作为同城化的核心是没有争议的。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政治地位高政策好,近年来小日子过得也不错。缺憾就是经济体量和人口偏少,岛内外发展极不均衡。同时近年来房地产在经济中的占比偏高,经济发展潜力不够。
泉州是福建的经济大市,民营经济极度活跃,人口众多。但是受制于普通地级市的地位,交通、城建各方面都有欠缺,人才和大企业外流现象比较严重。
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影响,在三城中漳州相对处于较弱势地位。其对三地的融合持欢迎态度,也无意做领头羊。
同城化过程中都必有一个超强的核心来引领。比如湖南的长株潭同城就是以长沙为核心的。因为省会的优势,所以这种融合是没有争议的,一切水到渠成。
闽南一体化,关键就在于厦、泉之争。
历史上的泉、厦渊源不用累述。让泉州接受曾经是从自己辖区分出去的“小兄弟”当“带头大哥”,在情感上接受起来的确是需要一个过程。好在这样的例子全国也不少。君不见繁荣千年的河北“正定府”(真定府),在近代因为铁路原因,成了曾经的小村庄--“石家庄”下辖的一个县,原府城所在地甚至成了县下面的一个“正定镇”,又找谁说理去?
连盛极一时的“宋元第一大港”--泉州港都已被“湄洲湾港”合并了,泉州人还能说什么呢?
当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泉州人也该审时度势,理智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如果不用发展的眼光,那么广州对于深圳的崛起和反超,那还不得郁闷的“夜不能寐”?
关键在于怎么融合。
闽南一体化区域图“一体化中”的困惑
1、首先融合不该是一城得益,而应是协同发展。但当下的“一体化”并没有出现多数人预想的三个“兄弟”城市齐头并进的场景。
以厦门、泉州为例。因为财税、人才等各种原因,泉州一些优质的民营企业将总部或研发、营销中心迁到了厦门,提升了厦门的实业体量,但是未见有厦门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来泉州开疆拓土,共谋发展。这种闽南区域内的经济腾挪一定不是泉州政府所乐见的。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特区的厦门在政治资源、交通资源上对泉州地区的全面压制,很难让大泉州的社会各界认同这样的融合不是“吸血”。
泉州希望的融合,应该是厦门用好各种资源和政策迅速做大做强,可以吸引周边内陆省份的资金、人才来投资兴业,从而产生经济增量,让闽南共同富裕;而不是眼光只盯着自家兄弟的一亩三分地。
厦门观音山CBD中有不少泉州籍的企业总2、其次,融合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既要有目标也要有实现路径。既然是“掌舵人”,就要从经济、文化、旅游、科教文卫各方面把泉、漳纳入发展蓝图。这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长三角上海的核心地位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也是经过大量的努力和高瞻远瞩的规划、协同而来的。南京、杭州和苏南都是强势城市,整合他们一定比闽南的情况更为复杂。厦门要有这个格局和雄心,才可能实现闽南的大繁荣。
3、各城市要先解决好自身的问题。
其实说到底,这个“同城化”难以推进,主要还是作为核心的厦门不够强大。目前岛内发展是很不错,但是岛外就是另一种情况了。厦门本岛以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厦门市总面积不到十分之一),供养了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岛内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了香港,各种资源过分集中于岛内。也就是说,作为特区的厦门,自身区域内尚有很多开发不充分的土地,哪里还有精力和物力兼顾旁边的兄弟城市?
厦门地图旅游城市并不是要完全摒弃工业。厦门还有翔安、同安等地的小块平原可资利用,要充分用好用足国家的政策,吸引有前景的省外实业项目落户岛外。同时可考虑将市政府和相关行政机构迁到岛外。这样既可真正带动岛外发展,又可将岛内地块全部用于发展金融、科创、影视、会展等有持续发展潜力的行业。只有当岛外的发展水平趋近于岛内,进出岛的交通情况才可能发生根本改观,也才可能腾出资源来和周边兄弟城市协同发展。
泉州内部同样也是问题重重。县域强、市区弱,城市竞争力低下,吸引不到优质的人才和更多的优质项目落地,自身的传统产业也都面临转型压力。而在福州、厦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今天,泉州还在置身事外。这样当周边城市的地铁网络形成以后,延伸到泉州,泉州该如何对接呢?
闽南大都市区远景规划展望
当下的闽南三地,“魅力厦门”面临“小”的制约;“活力泉州”深受“散”的掣肘;“潜力漳州”存在“弱”的不足。如何真正协同发展,需要更深的合作与相互理解。如果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后世也许会嘲笑我们这一代人的短视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