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万软件人才缺口如何弥补交汇点客户

“当前我国整体软件人才缺口达万。”8月28日,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软件产业产才融合沙龙上,工信部信发司软件处调研员傅永宝拿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大家一致认为,江苏是科教大省、经济大省,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以及万软件人才缺口,高质量产教融合、培育更多产业人才成为必走之路。

“我今天来是向各位院长‘求合作’的”

这场由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等联合主办的沙龙,邀请全省几乎所有高校信息与软件学院院长以及省内头部软件企业负责人,在两个多小时的自由发言环节,出现难得一见的“抢话筒”场面,尤其是企业家们几乎异口同声——“缺人”!

“我今天来主要是向各位院长‘求合作’的。”南京统信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焦苏蒙介绍,公司做国产操作系统底层生态,自主代码量需求超千万行,去年公司成立时有数百人,目前有1多人,今年的目标是招到人,而这仍旧远远不够,“像苹果、微软这样的公司,基础软件技术人才都是十几万人计”。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凡利,创业12年并做到行业翘楚,但依旧面临用人的烦恼。“我们是做系统级仿真软件的,产品用于空间站等场景,公司销售端问题早就解决了,唯一缺的就是人才。”他认为,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呈现“一高一低一不足”三大特点,即薪资要求高、实践能力低、对工业软件热情和情怀不足。

“眼下亟需加强产教合作、建设特色化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傅永宝直言,去年全国软件收入达7.18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数达万人,同比增长4.7%,但增长速度远无法满足巨大需求,从关键基础软件到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全线”缺人。行业既需要熟悉软件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编程实现、质量保障等技能的专业化人才,也需要掌握行业知识、熟悉算法建模、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的复合型人才以及面向产业生态建设需求的开源人才。

“学科壁垒和专业藩篱不利于人才培养”

软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会高校代表们也很着急。“目前,学科壁垒和专业藩篱不利于软件人才的特色培养、产业隔阂和校企边界不利于软件人才的工程教育、组织闭锁和激励缺乏不利于软件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直言不讳。

这些年,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开展软件领域的校企合作。陈兵举例说,大一学生要去中电28所、中兴力维等企业参观,了解专业就业方向与前景;大二学生要生产实习,进行为期4周的实训;大三学生要进行3个月项目式学习,积累公司实战软件开发经验。学院还会承办各类竞赛,以赛带练,尤其是邀请企业出题的形式,加强企业和优秀学生的双向选择。

尽管如此,校企合作的深度和覆盖面还远远不够。“高校老师在校企合作当中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东南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董永强在与各地高校的交流中发现,不少高校老师对国内软件行业的了解不足,毕业即任教没有工程经验的教师还相当多,这一群体也需要通过一定机制去企业“脱产”实践。

而在企业方看来,教产脱节问题依旧存在。周凡利建议,加强校企共建,本科阶段根据行业需求和当下技术应用现状,校企联合定制系统仿真、软件应用等课程,并与高校联合培育博士、博士后等高端人才。此外,“希望高校多给一些机会,把相对成熟的自主研发的软件放到教程中去。”中科院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院长程建说。

眼下,国内软件人才培育偏重应用、对底层基础技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