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力亮相北京台特别节目,她与八二宪法

杨力

今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了“和你在一起——年北京市‘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特别节目”。出生于年12月4日的法官杨力,作为“八二宪法”的同龄人,在节目中讲述了她与法同行的故事。

杨力出生于四川绵阳。高中每天回家,观看法治类电视节目是她唯一的娱乐。她时常憧憬,要是能以法律为业,执正义之剑,那该多好。高考后也想填报法律专业,但家长执意填报理工专业,她还因此大哭了一场。大学四年,学习自动化专业的她,心中却始终怀揣法律之梦。毕业后,她坚定了方向,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年,杨力进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担任书记员。年,成为了商事审判庭的一名法官。由于本科并非法学专业,杨力时常调侃自己是“半路出家”。

虽“半路出家”却矢志坚守,杨力从一名稚嫩的书记员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商事法官。这期间,让她印象深刻的职场片段无数。比如,初任书记员时,遇到一件有13方当事人的专利行政案件。开庭前,她制作了思维导图、生僻专业词汇表、各方发言号码牌等,只为快速准确地记录下开庭笔录。当审判长敲下法槌时,杨力将长达几十页且对话“科幻”的笔录递到代理人面前时,听到一声感叹:“她居然把我说的话全都记了下来!”

成为法官后,她的一天往往这样度过:上午案件的当事人坚持要求算清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几厘几分,算着算着就过了午饭时间。而下午案件的当事人却怎么也不愿意说明合同的真实关系,摆手说五百万的小事就不麻烦法官了,问着问着又过了饭点。有时,一件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一开庭就成了家族快意恩仇录;而另一个案件中替子出庭的母亲情绪激动,哭倒在地,杨力又要迅速冲上去掐人中、喂药。

作为办案骨干,杨力法官历年业绩均名列前茅,从无差错案件,办理了一批新型、重大疑难案件。在涉及某科技公司等新型互联网金融案件中,她不止于个案纠纷化解,更善于发现类案问题、防控敏感风险。在某投资公司第三人撤销之诉等公司类疑难案件中,她注重深挖纠纷根源,以护资营商为导向,促进企业间纠纷彻底解决。年起,杨力法官被聘为国家法官学院北京分院法官兼职教师,与同仁一道交流进步。随着司法改革深入推进,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诉讼标的额上限调整为50亿元,杨力和同事们又多了一个别称——“50亿法官”。

从业11年,杨力法官发表论文、文章共计31篇,获得国家级论文奖三次,撰写的多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一篇被评为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办案之余,她还多次参与录制普法节目,在《人民法院报》等报刊撰写“法官释法”文章,积极承担法治宣传工作。

近年来,面对案多人少的现实矛盾,许多人选择了离开。杨力法官却坦然说道:“我觉得,需要有人坚守在这,我愿意坚守在这,我应该坚守在这!”

供稿:北京一中院

作者:曲建婷

编辑:马相桐汪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