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的建城史中
有一条城市中轴线
串联起了屏山、冶山
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等
这条中轴线藏着
福州哪些沧海桑田的故事?
11月12日
央视科教频道(CCTV-10)
《探索发现》栏目
播出大型专题片
《福建历史文化名城(一)福州》
穿越福州城市中轴线
讲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
诞生、发展、保护和传承
38:14△《探索发现》福建历史文化名城(一)福州
屏山、冶山
年12月
福州地铁一号线
屏山站的挖掘工作突然暂停
因为工地发现了
汉代的建筑遗存
巧合的是
与屏山地铁站
直线距离仅米的冶山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就出土了大量汉代的遗存
正是这次福州城区有史以来
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佐证了福州是古闽越国都城
冶城所在地的说法
将福州的城市起源
追溯到了西汉初年
也就是距今多年前
三坊七巷
东街口
福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占地近40万平方米的三坊七巷
被高楼大厦围在中央
一条南后街
一边是七条巷,一边是三个坊
巷、坊里还有
或曲径通幽,或线条优美
或与世无争的无数小巷
年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
正式启动保护修缮工作
街区内
29座文物保护单位
处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
都得到了修缮和活化利用
成为了
闽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标本
上下杭
苍霞历史文化街区
位于闽江北岸的上下杭
自北宋年间起
就逐渐形成了街市和码头
随着福州河运、海运的发展
上下杭便成为
闽都重要的货物集散地
商业中心和闽商的发祥地
和上下杭比邻的
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在民国初期
堪称福州的“十里洋场”
高级旅社、餐馆、酒肆
戏院、照相馆一应俱全
建筑多为中西合璧
这些建筑
不仅展现了福州的审美
工程技术、建筑水平
更承载了福州的地域特征
文化特征和城市记忆
烟台山
烟台山凝固着
福建乃至中国的近代史
也诞生过很多
中国第一、福建第一、福州第一
但最让人回味的
还是隐藏在迂回小路中的
老园子和老洋房
人们沿着小路
高高低低,七弯八拐
蓦地
远处一个园子或洋房
这个画面正应了叶圣陶所说:
“
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
”
马尾
闽江和乌龙江合流处
是福州的门户——马尾
因创办于年的福州船政局
马尾被誉为
“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中国船政文化发祥地”
这里的轮机车间诞生了
中国第一台自制的船用蒸汽机
这里生产出的发动机
武装了中国第一个新水师舰队
这里的罗星塔
曾在明末清初的多年间
被各国水手视作
确认抵达中国的标志
未来
这里还会有宏大且空前的
船政文化城
见证中国船政工业文脉
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城市中轴线
就像福州城市发展的一部史书
不同年代、不同特征的街区
通过每个历史阶段
清晰的遗存
组合成了独具特色的福州城
它们所积淀的榕城故事
所孕育的人文魅力
给养着福州城市文脉延绵不绝
也为后来者照亮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