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城墙,是南京的文化名片。由南京广播电视台打造的人文纪录片《城墙》5月1日在CCTV—10(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正式收官。纪录片共分3集:《城市》《砖铭》《家国》。为什么南京城墙有“墙中墙”?为什么明城墙的轮廓那么奇特?为什么城墙砖上要有铭文……《城墙》以明代南京城墙为载体和切入点,揭开了许多关于城墙的往事和谜团。
01
为什么会出现“墙中墙”?
20多年前,一场大雨把紫金山南麓前湖的明城墙冲塌,形成一个50多米长的“缺口”。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杨新华回忆:“夜里面一场雷雨使那个城墙轰然倒塌,后来到现场去看的时候,就发现了那个墙里面还有一段墙,而且是整整齐齐的墙。”
高大的城墙内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堵矮墙?专家研究发现,这段矮城墙建造于明代早期,高度仅有现今城墙的一半,宽度为2—4米不等,上面发现了大量六朝、宋代等前朝的城砖,而使用的明城砖大都是在洪武五年以前烧制的。“明王朝初建时国力有限,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地烧造城砖,因此用了很多前朝的旧城砖来砌筑城墙。”专家表示,这段“墙中墙”可谓是明城墙最早的雏形,随着国力渐盛,朱元璋采纳了“高筑墙”的提议,举全国之力修建规模与体量更加宏大的明城墙,最初的“矮城墙”从此被包在了墙肚子里。
“墙中墙”把人们带进明朝初年刚刚建国的光景。由于战乱初息,经济疲软,登基不久的朱元璋一方面利用前朝旧城墙以减少开支,另一方面尽量减少对百姓的侵扰。原南京市城墙管理处陈列研究部主任郭金海介绍:“这个墙中墙,在整个城墙上面有好多段。南京城墙在历代城墙的基础上面,加宽、加高、加厚来进行连接,圈成这么一个大的城墙,所以很多地方,原来的老城墙,就砌在里头去了。”
直到洪武八年后,政局渐稳,国力慢慢增长,中都罢建,朱元璋才得以集中精力对南京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新建了一大批建筑,并在必要的地方,把原有的城墙加高、加厚、加长。于是,才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的“墙中墙”奇景。
摄制组冒雪拍摄明城墙。
02
为什么城墙轮廓像朱元璋的脸?
中国北方城墙大部分方方正正、中规中矩。但从空中俯瞰南京城墙,形状却相当奇特。有人说像三角形,有人说像棕子、像宝葫芦、像宫扇,还有人认为它的城门布局暗合天象中的南斗和北斗星。最神奇的是,很多人觉得它的整体轮廓像明太祖朱元璋的脸!这座历经多年风霜的雄伟城墙,到底蕴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朱元璋为什么把城墙建成这种形状?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
南京地处东经,北纬30,是个依山傍水、地形复杂的江南城市,南京城墙把周边的小山都圈入其中,既满足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求,又满足了军事上占据制高点的要求,因而突破了中国古代北方都城方方正正的格局,样貌独特,蔚为壮观,是14世纪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巨型建筑。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表示:“一方面,作为都城应该宏大坚固,要展现都城的气质、地位和威严,以及保障都城的安全。但是呢,地形是复杂的。自然环境也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既要实现国家都城的建设目标,同时又要尊重当地自然的禀赋,所以明朝就把城墙建得这么弯曲。这更多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03
为什么城砖要有铭文?
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横垱湖边,有一个明代馒头窑群遗址,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这些窑建于公元14世纪后半叶,中国明代洪武年间。当时,方圆3公里的湖边,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大工地。高高低低分布着近百座砖窑,每座窑前都有几十个来来往往忙碌的汉子。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苏的将近两百个府州县以及工部、军队卫、所等几万座砖窑,每天都在这样马不停蹄地造砖,这些砖,跟横垱湖边的砖头一样,通过长江运往南京。
当时,朱元璋刚刚登基不久,同时修建南京和凤阳两座巨大的都城。由于南方气候湿润,朱元璋决定改变前人用土夯墙的方式,不仅城墙内外全部用砖石砌筑,很多地方连城墙肚子里也用砖填满,所用的砖都有严格的验收标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研究员朱明娥介绍,当时对城墙砖的要求是“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敲出来的声音要‘当当’地响,如果不达到这样的标准,那么要重烧。如果再不达到标准说不定还有杀头的可能。”
从现今尚存的南京明城墙来看,70里长的京城城墙所用城砖将近4亿块,再加上各种宫廷建筑,用砖之多,数不胜数。有学者推测,如果把每一块南京城砖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周。
关于城砖的史料并不多见,但是,城砖上印有许多珍贵铭文,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线索。
金炯燃是岳阳市一位退休干部,他一生最大的爱好是修家谱。二十多年来,他走遍全国,寻找金氏后代,要写一本全球金氏家谱。一天,他意外地发现,他的祖先金受七,居然是君山窑工中的一员。“我听说君山那边挖掘的金鸡垄明朝城墙砖,有我们祖先的名字,而且我们的祖先是甲首。真是非常激动,如获至宝。”
城砖烧制任务分派到岳阳府时,土质适宜、水运便利的横垱湖边建起了巨大的窑厂,四乡八里有名的能人金受七,被任命为甲首,负责现场生产管理,那块印有他名字的砖,就是那时生产出来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基础研究部主任周源说:“他不是普通的百姓,是当地有一定田产的,相当于大地主身份的人物,是工程队伍的掌控者,直接烧砖的组织者。因为他有一定的财产,才被当地的官员任命为总甲、甲首、小甲的身份。”
无独有偶,人们在江西景德镇的御窑厂遗址里,发现明朝初年的板瓦上也印有各种各样的名字。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说:“把这些砖运到首都来,最后建造成这样一座城墙,是一个千年大计的制度性安排和制度性保障。”
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及时提供城砖,朱元璋完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制度性建设。他创造了一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均工夫”制度,来确保烧窑人数。南京城墙砖标准统一,都是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重20公斤左右。那么,如何保证全国各地烧出来的砖在规格和质量上最大限度保持统一呢?为此,朱元璋制定了一套极为严苛的质量管理制度,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营造提举司,并从上到下实施了九级责任管理制。这些印在砖上的名字,是每一个造砖人签下的责任状和生死符,出现在长江中下游所有的窑厂里。
五花八门的城砖铭文,给人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想象空间,更让金受七等乡村小人物的名字随着雄伟的明城墙流传至今,让人们赞叹于这一伟大工程时,更能够感受一份真实的生活况味,多了一份对历史的感怀和理解。
年开始,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启动了“南京城墙本体砖文信息采集工程”,为每一块城砖建立电子档案,把这些镌刻在城墙上的砖铭永久记录下来,载入史册。
04
是什么粘合了上亿块城砖?
是什么把上亿快城砖紧紧粘在一起,使城墙经历风霜雨雪、战火摧残至今依然屹立不倒?
这种神奇的粘合材料,是什么来头?原南京市城墙管理处陈列研究部主任郭金海介绍:“以前扒开一点废物以及旧材料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些粘合剂,就是一些石灰团团,很软。尽管多年了,但是我们抓上去的时候还是软乎乎的。在维修的时候,我还捡了不少,但是时间一长,一个礼拜一放就全没了,全部风化了。”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我国古代建筑中,已经普遍使用石灰、糯米汁、杨桃藤浆作为粘合材料。但是,南京城墙长达70里,用了将近4亿块城砖,在当时战乱初平、国力艰难的情况下,连驻军和筑城工人的口粮都难以供应齐全,朱元璋如何找来这么多糯米汁用以筑城?这显然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元末的时候朱元璋下达过一个命令,就是‘禁糯令’,禁止在他统治区域内种糯米,以塞造酒之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用大量的糯米汁来修筑城墙,我觉得可能性也不是太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明代城墙跟墓葬一样,用了南方的一种蓼草作为粘合剂,但这也仅仅是一种推测,尚未得到证实。那么,明城墙的粘合剂到底由什么构成,又是什么样的配比?
年,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用热重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了南京明城墙、西安明城墙、绍兴清代城墙等砌缝中的灰浆样品,发现其中都有糯米成分,但是,它的构成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样的配比,尚未有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05
为什么城墙没有“马面”?
瓮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在城门外侧筑一个跟大城差不多高的小城,形状像古代的“瓮”,叫做瓮城。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城上守军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就可以“瓮中捉鳖”了。南京城墙13座城门中,有一半筑有瓮城,看来朱元璋不仅要“瓮中捉鳖”,还要“请君入瓮”。这些瓮城的形式因地制宜,不拘一格,不仅有内瓮城,也有外瓮城,和内外结合的瓮城。
但奇怪的是,南京城墙有瓮城而没有马面。马面是城墙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在墙外的两个马面之间形成防御交角,可以抵御敌人攀墙而上。在中国现存的明清城墙中,几乎都有马面,可是南京城墙独独没有。
贺云翱说:“南京城墙高大坚固,朱元璋当时认为不需要马面,就可以达到防御的目的,这是一种猜测。第二种猜测,设了马面之后,外观上面总是觉得隔一段多了一块,我想朱元璋当时是不是考虑到,展现都城的威严,展现一个统一都城的这种气势,他放弃了建造马面,他可能觉得那个东西小家子气。”
历史的谜团已无从解开,只留给后人去猜测。而在历史长河中有幸保存下来的文化遗迹,直到今天,还散发着巨大魅力,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今天的城墙,已不再是当年的军事堡垒,成为城市新的景观,它在向世人展示独特军事文化的同时,更让人们全面了解中华文明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科技、民俗,甚至艺术和美学的价值。
南报融媒体记者邢虹
图片由南京广播电视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