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DP翻7827倍官方解读70载青岛

青岛新闻网8月28日讯(记者崔文静通讯员韩君梁)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青岛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直接坚强领导下,奋发图强,开拓前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国内前列,城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时代全市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特别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青岛迈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中央决定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赋予青岛新的国家使命,青岛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国内外影响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在全国、全球享有较高知名度,特别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国内外影响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国前列

新中国成立时,青岛市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年生产总值仅为2.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71元,相当于国际上最不发达国家(地区)的水平。改革开放初期,全市生产总值为38.4亿元,年突破百亿元,达到亿元;年突破千亿元,达到亿元;年迈上亿元台阶,达到亿元;随后,全市经济总量先后跨越七千、八千、九千、万亿四个千亿元台阶,年达到3.3亿元,昂首挺进“万亿俱乐部”,成为全国第12个GDP总量过万亿的城市;年实现.5亿元,比年增长.7倍(按不变价计算),省内排名第1位,副省级城市排名第7位。人均生产总值由年的71元增加到年的元,折合美元,人均GDP接近发达国家(地区)标准。

(二)财政实力逐步雄厚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市财政十分困难。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有万元,年增加到13.1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达到.7亿元。近十几年,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年突破亿元,年突破0亿元,年达到.9亿元,副省级城市排名第8位。财政实力增强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国内外影响力日益彰显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外来封锁等影响,青岛市对外经济交往较少。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地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国内外影响力和美誉度逐步提升。经国务院批准,年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年被列为计划单列市,年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市之一,年被列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在青岛市成功举办,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青岛市圆满召开,城市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吸引了全球投资界眼光,全市出台了创投风投10条政策,新引进五矿证券山东总部等金融机构家,总数突破家,上半年本外币存贷款双双突破1.7万亿元。年中央决定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赋予青岛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地位。

二、产业门类齐全兴旺,供给侧结构持续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一)农业农村条件持续改善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1.6亿元,粮食产量只有72.3万吨,花生产量7.1万吨,蔬菜35.6万吨,水果1.0万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农村改革在继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重心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培育市场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发展步入快车道。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亿元,比年增长倍;粮食产量为.1万吨,比年增长3.3倍;花生产量38.5万吨,比年增长4.4倍;蔬菜.4万吨,比年增长17.1倍;水果.2万吨,比年增长.7倍;农业稳步发展有力保障了全市“吃”的安全。

(二)工业体系逐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时,青岛市工业比较落后。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2.2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85.6:14.4,发电量仅有1.2亿千瓦时,钢及钢材仅0.06万吨。经过30年努力,工业有了一定发展,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6.6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59.6:40.4,发电量达到13.6亿千瓦时,钢及钢材达到27.6万吨。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后期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单一向工业基础显著加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门类逐渐齐全的重大转变。“青岛制造”成为“中国制造”一路砥砺前行的典型缩影。青岛的工业享誉国内外,有着“上青天”的美誉、“五朵金花”的骄傲和“品牌之都”的辉煌。从工业产值看,年突破百亿元,年突破千亿元,年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九个“万亿”城市。“十二五”以来,世界经济持续走缓,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青岛市工业步入了转型升级发展的快车道。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6.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6个、1.6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49.0%,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至10.7%,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至28.7%。

(三)服务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直至上世纪70年代,生产资料行业优先发展,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年服务业增加值只有0.58亿元,年达到9.45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八十年代增加值年均递增11.6%;九十年代提速到15.4%;从年起,连续十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近年来,青岛市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政策措施,引导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介服务业、物流业、会展业、科技信息服务业、房地产、金融、旅游、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体系不断完善,年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5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6%;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亿元,增长9.2%,占全市GDP比重为31.4%。

(四)产业及供给侧结构不断优化

从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新中国成立时,农业落后,工业、服务业发展滞后,整个经济总体上处于失衡状态,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6.1:48.2:25.7。随着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逐步认识和深入探索,全市的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结构逐步走向协调合理,年调整为18.5:53.3:28.2,工业主导地位得到加强。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三产得不到重视,比重不断下滑,到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为22.7:52.7:24.6,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影响到年(三次产业结构26.6:48.3:25.1),三产比重降至谷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产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年中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很多配套的政策措施,第三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35亿元,占经济总量的34%;此后全市又提出“调整优化二产,加快发展三产”的发展思路,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8.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过半,达50.7%,由工业经济主导逐步转向服务经济主导;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6.4%,高于第二产业16个百分点,呈现高比重、高贡献率“双高”特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过去主要由单一产业带动,进入到由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拉动的时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全市“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成效。在“去”上,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今年上半年全市平板玻璃产量下降30.9%;去库存效果显著,6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降至.8万平方米,商品房去化周期达到13个月,处于合理区间;去杠杆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在“降”上,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82.95元,同比减少0.45元;减税降费成效显现,全市新增减税规模77.47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6.88亿元,受惠面达%。规模以上服务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比下降10.9%,应交增值税同比下降8.3%。在“补”上,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上半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1.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8.1%,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59.3%,投资快速增长推动青岛市传统“存量”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动能“增量”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上半年全市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9.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

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关键领域发展突飞猛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交通邮电快速发展,能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综合运输网络四通八达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市交通十分落后。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运输体系和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为促进青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铁路建设加快,青岛客运北站建成投入运营,青荣城际铁路、海青铁路、青连铁路、济青高铁、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相继建成通车,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年铁路实现客运周转量.36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90亿吨公里。港口经济不断壮大,青岛港由大港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港区陆域总面积近90平方公里。年港口吞吐量5.4亿吨,居世界第六位;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八位。空港建设进入“门户机场”时代,胶东国际机场即将建成,年末拥有航线条,增长3.2%。其中,国内航线条,国际航线29条,港澳台地区航线3条。公路建设全国领先,截至年底,全市高速公路14条共.1公里,全省排名第一位,副省级城市排名第四位,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普通国道8条共.8公里,普通省道21条共.5公里,全省排名第一位,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位;农村公路总里程.3公里。地铁实现从无到有,年底总运营里程万列公里,总客运量94万人次。

(二)通信率先进入“5G”时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市邮政通信能力很低。70年来青岛市电信业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青岛市从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实现了电信业的历史性跨越。年开始,青岛市把握现代城市建设管理和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新机遇,贯彻“宽带中国”战略,移动基站设施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年全市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万户,移动电话万户,其中4G用户万户。青岛市迈入移动互联时代,从网络大市迈向网络强市。

(三)清洁能源实现突破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市能源供给严重短缺。经过70年的不断努力,青岛市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给体系。年全市能源生产量万吨标准煤,其中,原油加工量万吨,汽油生产量万吨,柴油生产量万吨,发电量亿千瓦时。最近几年,青岛市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得到迅速发展。年底,全市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7.3万千瓦,全年发电量9.9亿千瓦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万千瓦,年发电量1.6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年发电量3.3亿千瓦时。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3万千瓦,年发电量2.7亿千瓦时。

四、城市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区域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不同地区比较优势有效发挥。

(一)城镇化率达到较高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市城市建成区面积仅有27平方公里,经过70年发展,年末达到.1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年末青岛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67%。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推进实施,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48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25万人。

(二)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市农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随着人口较快增长,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农村建设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党的十九大会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建设进一步强化。近%的村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的村通公路、通电,且通村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的占78.1%,村内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的占91.3%,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占94.3%。97.3%的村通宽带互联网,75.6%的镇街有商品交易市场。

(三)行政区划调整优化

年底青岛市仅包括市南区、市北区、台西区、台东区、四沧区、李村区、浮山区。年11月,烟台地区的即墨县,昌潍地区的胶县、胶南县划归青岛市;新设立青岛市黄岛区。年8月,烟台地区的莱西县、潍坊地区的平度县划归青岛市。年11月,撤销市北区、四方区,设立新的市北区,撤销黄岛区、胶南市,设立新的黄岛区。年10月,即墨撤市改区。调整后,青岛市辖7个市辖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即墨),代管3个县级市(胶州、平度、菜西)。

五、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加强,全方位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积极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抓住全球化机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再到共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

(一)外贸“量”“质”双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市外贸落后失衡,进出口规模十分有限。年成立对外贸易公司,负责组织出口货源,收购本市出口产品,当年收购值0.8亿元;年的收购值也只有1.72亿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青岛市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年全市实现外贸货物进出口.3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位;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进出口.4亿元;服务进出口.1亿美元。外贸由加工贸易为主转变为以一般贸易为主。特别是近些年,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年均增长39.1%,年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全市出口69.2%。

(二)引进外资大幅增加

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上世纪70年代,青岛市利用外资渠道单一、规模很小。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市场准入不断放宽,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年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年批准成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利用外资方式逐步转变为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啤境外发行可转换债券,海尔香港上市等利用外资方式有新突破。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个,合同外资98.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86.9亿美元。

(三)对外投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六十年代,青岛市未开展对外投资。年青岛市纺织组代表中国与赞比亚签订建厂洽谈纪要,成为纺织企业“走出去”成功范例。年开始,青岛市建筑企业开始了最初的对外承包劳务服务,在八十年代末,青岛市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每年均在十项左右,营业额只有一千万美元,进入九十年代后,从当初的中青国际公司一家拥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权发展到年的9家。进入21世纪,青岛市企业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年青岛市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亿美元。

六、科教文卫体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科学教育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硕果累累,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一)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年全市仅有2个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不足百人,年成立青岛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立了9个专业研究所。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9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家。研发力量加快聚集,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9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家。

(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年全市有公(私)立小学(含教会办)所,在校生人;普通中学19所,在校生人;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7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年市区基本普及了小学六年教育,年创办民办中学。改革开放后,全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形成规模较大、门类齐全,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大专院校(含民办高校)25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技工学校22所,职业学校42所,普通中学所,小学所,特殊教育学校13所,幼儿园所。

(三)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只有3家艺术团体、9处影剧院和3个文化馆;年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加快表演团体与企业联姻,先后成立了青岛话剧院、海尔儿童艺术剧团、青岛海信交响乐团、青岛华天京剧团、青岛曲艺团、青岛澳柯玛歌舞团、青岛海天轻音乐团等,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的文艺创作、演出和研究队伍。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艺术中心、青岛大剧院、市人民会堂、青岛音乐厅、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市群众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青岛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大丰富了市民文化活动阵地。年底,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册数达到千册,阅览席位达到张,文化馆12个;艺术表演场所10个,艺术展览机构5个。公共文化设施的增多,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卫生事业巨大改善

年卫生机构只有80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仅有人,千人拥有医生仅0.32人、拥有床位数0.27张。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卫生事业投入持续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大力发展,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得以建立,惠民医疗体系付诸实施。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处,其中,医院、卫生院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处,妇幼保健机构12处,门诊部(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4万人,其中,医生3.5万人;拥有医疗床位5.8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5.6万张。

(五)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岛市体育队伍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年全市重点体校8所,学员人;业余体校10所,学员人。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截至年底,全市拥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达到余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超过2.5万人,基本实现城市社区“8分钟健身圈”和农村社区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竞技体育实力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在北京奥运会上,由莱西籍运动员张娟娟实现了青岛市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2枚金牌,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得1金、1银、1铜;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获得23枚金牌,25枚银牌、12枚铜牌,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名;在第二十四届省运会上,获得枚金牌、枚银牌、枚铜牌,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均居全省第一,并囊括大会所设7个奖项全部第一。引进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沃尔沃帆船赛、国际极限帆船赛、世界杯帆船赛等国际赛事,是亚洲引入国际帆船赛事最多的城市。

七、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供社会保障,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一)就业水平提高

社会从业人员从年的.4万人增加到年的.9万人。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73.5:14.7:11.8;年为61.3:25.6:13.1。随着第一产业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到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3.4:35.5:31.1。年进一步调整为16.9:37.8:45.3,第三产业对全市就业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成为全市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二)居民财富迅速增加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元。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年增长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年增长倍。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缺食少穿”,改革开放后逐步实现温饱,进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换代,由八十年代的“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到九十年代的“摩托车、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目前的“电脑、汽车、商品房”,享受发展型消费明显增加,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年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32.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35.9平方米。

(三)社会保障日趋完善

城镇居民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离退休人员当期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69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7.5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4%,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

八、创新改革掀起新高潮,城市高质量发展趟出新路

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透彻精准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指示要求的深刻内涵,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学深圳、赶深圳”,发起“15个攻势”,担当作为、奋力争先,青岛焕发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新风采。

(一)新动能不断培育

全市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有力推动新动能加快增长。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战略性新兴工业增加值增长10.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5.3%。网络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发展迅速,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4.8%,电商平台商品交易额增长5.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1.6%。为进一步提升海洋优势,全市发起“海洋”攻势。今年上半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到23.5%。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5%,居全省首位。总部经济和新兴企业快速成长。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型总部企业49家,世界强企业1家。平台思维推动影视产业加快发展,首次构建起上合组织国家电影产业要素集聚的平台,全国一流的影视产业生态逐步形成,全国领先、世界水平的“电影之都”建设步伐加快。全省4家独角兽企业均出自青岛(杰华生物、日日顺、聚好看和伟东云教育)。

(二)创新驱动再上水平

全市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努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创新创业高地。集聚高端平台,青岛蓝谷打造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聚集22个“国字号”研究机构。集聚关键技术,加快组建青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科研机构改革先行区。加快推进时速公里高速列车动车组项目、快速货运动车组项目和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将填补国内空白。集聚顶尖人才,国际院士港加快引才步伐,先后引进袁隆平、诺奖得主丹尼舍特曼等海内外院士人,院士港营业收入突破亿元。形成全城创新氛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同比增长20.5%,占全省1/3。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8.5件。年全市实现技术交易额.8亿元,同比增长23.0%,占全省近1/5,居全省首位。

(三)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营商环境事关发展大计,全市多措并举发起“高效青岛”“平安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推进商事改革,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建设“一窗式”综合受理平台,将原有的个窗口压缩至个。建成“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在全国率先将本市地方立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清零。口岸环境不断优化,通关作业效率提高30%,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压缩45%,集装箱进出口合规成本降低14%。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青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新时代,发展任务依然繁重。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要求,勇敢扛起“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国家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发起“15个攻势”,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岛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