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高,沂水长。沂蒙精神的发源地----红色临沂,矗立着一所“医院50强”、“山东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沂河东畔,医院环境宜人,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等于一体的国家医院,也是全市肿瘤防治研究中心、临沂市癌症中心、全市肿瘤防治质控中心。
如今,医院正不断推动医改走向深入,依托日渐完善的现代医疗整体架构,正扎实稳步下沉优质医疗资源,积极探索具有肿瘤专科特色的分级诊疗,助推我市恶性肿瘤防治体系建设,打造优质的患者就医体验,求新思变、大力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不断攀登医技高峰。
科教兴院的典范
随着医疗行业也逐渐走向国际化,医院开展了中美远程会诊服务,中美远程会诊让临床实践和医疗服务突破国界,满足了疑难重症患者对国际高端医疗的需求,提高了医院临床诊疗水平发挥。现专科联盟单位39家,区域内医疗合作单位36家,覆盖省份3个。可以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教育及培训等,远程会诊采取“面对面”现场会诊服务,由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医师提供,疑难患者远程会诊可在24小时内响应。
医疗是主体,教学和科研也是腾飞的双翼。医院坚持“科教兴院”的发展战略,领导班子重视教学工作,定期召开全院教学工作会议,不断强化和改进教学管理,医院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专职教学人员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医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医院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妇幼健康科技奖1项,首位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8项,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临沂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4项、二等奖项、三等奖45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项。主编、参编医学专著38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余篇。是近年来在全市医疗单位中科研成果获奖最高最多的单位。
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于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资格认证,目前已通过2次国家局资格复核,同时具备Ⅰ、Ⅱ、Ⅲ、Ⅳ期药物临床资格。近三年,开展各类癌症相关临床试验86个,其中注册性质临床试验(药监部门许可的以产品上市或扩展适应征为目标的药物试验)84个,癌症新药I期临床试验8个,牵头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1个。
科技医疗照进现实
在集聚众多前沿科技和高精尖人才的医疗健康行业,科技化变革正有力推动着百姓就医体验的提升。
郯城县患者王先生被确诊为鼻咽癌,来医院做放疗前,得知常规准备阶段约20多天。仅一周多,医院医务人员便告知已可上机做放疗。医院放疗技术科引入了MIP放疗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加强内部管理,消除“放疗信息孤岛”,每个环节像“接力棒”一样快速传递,缩短患者治疗等候时间,开启了智慧放疗新模式。医院帮助患者管好各类检查预约的“时间账”。“行政职能科室为临床一线服好务,临床一线为患者服好务”,在这一理念下,医院成功实现“信息跑路”代替“患者跑路”。
乘智慧医疗的东风,医院正深入探索“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机制。“小病进社区,医院”,今天,在医院的APP上,入驻单位的医务人员可以在这里完成上、医院间双向转诊的无缝对接。
面对“分级诊疗”的落地,医院领导们信心满满,医院将进一步深化医联体合作模式,明确上下转诊双方定位及责任,依托市级肿瘤防治、肿瘤治疗质控中心,细化上转下转标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高效便捷的转诊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就医格局,构建符合肿瘤规范化诊治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
“数据多跑路,病人少跑腿”,一站式服务提升就医体验,医院数字化“神经末梢”医院的方方面面。
肿瘤防治一体化
近年来,医院肿瘤预防和诊治齐头并进,势头迅猛。疾病预防、早期筛查、综合治疗、安宁疗护一体化,逐渐构建成肿瘤防治一体体系。
“早筛早诊”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的重要手段。“早筛早诊”项目被誉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医院作为临沂市癌症中心、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等挂靠单位:全市自年开始承担农村癌症早治项目,年全市共有3区9县13家医疗机构承担农村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任务例,实际完成人次筛查。截止现在全市共完成3万余人次机会性筛查,-年早诊率38.46%,治疗率为51.33%。自年承担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完成项目高危人群评估人次,临床高危人群筛查余人次。
医院扎实推进并超额完成“早筛早诊”项目任务,医院区域肿瘤防与治工作,也得到了山东省卫健委和山东省癌症中心的认可与表扬。
通讯员葛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