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指数简称GIL,它是判断一个地区或者经济体的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在城市发展中有着关键的作用。GIL一直都受到很多的政府以及科研机构的赞同和支持。
自从年开始,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已经有了14年的历史,每天都会对世界多个国家、地区在创新能力的指标上进行判断、评估,其中涉及到80多项综合指标,然后对评估结果进行城市排名。
这项排名和GaWC有所不用,它不是由某一个机构或者媒体进行杜撰,而是世界知识产权的组织成立,相对来说更加权威,因此在排名中更具客观性、说服力。
9月4日,排名公布。中国在世界多个经济体中排在第14名,和年保持一致。前15强中有14个国家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进入15强榜单。此外,我国在今年一共有17座城市进入了城市百强榜单,其中有3座城市跻身10强。
深圳、香港和广州3座城市组合的创新集群在全国排名第一,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二,而北京、上海二市在国内排名第2、4名,在全球排名第4和第9名。这三个集群中的5座城市的经济发达,是我国发展在最好的地区,无论是教育支出、移动应用开发和科技出版等方面的指标都很靠前。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杭州和武汉在此项排名中表现突出,三者都进入了全球30强。南京、武汉是我国的科教强市,它们的教育经费投入成本大、教育质量高,有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占据优势。而杭州拥有知名高校浙江大学,同时杭州还是我国互联网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所以杭州的创新力排名靠前。
西安在排名中超过了成都,这也让一部分感到有些疑惑。在大家印象中,成都一直都是我国的创新强市,但为什么会不及西安呢?因为这项排名和高校资源、科创经费投入有很大关系。西安的高校数量多,能够形成创新集群,而成都虽然在经济、科研所强于西安,但在高校质量方面却不及西安。
苏州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普通地级市”的身份入选百强城市的,而重庆、天津和青岛、长沙等城市要么是直辖市、要么就是计划单列市和省会。这也说明了苏州的实力所在。苏州不具有省会以及副省级等级别城市的教育资源,但是在其他的指标方面确实超过了很多的省会,确实堪称我国地级市的最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