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强国强在内涵光明日报

编者按

“强国”一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共出现了19次。在总的目标上,提出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提出了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12个强国建设任务。其中,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把握教育强国?一看自身强不强,二看贡献大不大,三看世界认不认。为此,本版将从这三个视角陆续刊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邓友超研究团队的一组文章,以对教育强国做一些初步探讨。今天刊出的第一篇是从教育“自身强不强”的角度进行的解析。作者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仅凭规模大、数量多、块头大,不足以称其为教育强国。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外延式发展已不是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在内涵上用力,才能推动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教育质量教育强国的核心命题

用标准和监测来保障全面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教育强国的核心、生命线,最能彰显教育强国内涵的就是质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迫切需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迫切需要我国教育由“学有所教”的规模增长转向“学有良教”的高质量发展。接受高质量教育,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小学净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以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基础教育质量是“园里开花园外香”。上海因为在两次PISA测试中的优异表现,英国先后两批各派70余位数学教育专家和教师来华学习,并邀请余位上海数学教师赴英国开展示范教学活动,引进中国的数学教材;美国麦迪逊市投入万美元建立全美第一所中国“安吉游戏”试点幼儿园。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国大学正发生着从“陪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在几个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位次整体前移。“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中国大陆高校上榜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并在7个学科上位列世界第一;英国第14届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12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成为拥有世界百强大学最多的亚洲国家。此外,我国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达到个,工程教育成为国际工程教育联盟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已经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等,这些都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

当然,我国教育质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并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是要全面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当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片面的、功利的教育质量观在一些地区、一些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他们不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而是简单地把教育质量等同于考试分数,或等同于升学率,或等同于上北大清华率,这种教育观念需要得到根本转变。二是要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完善教育标准体系,通过制定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形成一个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三是要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贯彻大中小幼的质量监测评估制度。通过建立标准健全、目标分层、多级评价、多元参与、学段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为改进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公平教育强国的基本意蕴

实现从形式教育公平到实质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教育强国的首要涵义、重要基础。一个国家教育的强与弱、好与坏,首要评判标准是这个国家能否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更进一步讲,是能否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真正的教育强国,一定是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政策目标的国家,一定是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国家,也一定是教育公平得到良好保障和落实并进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国家。

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我国教育公平政策的首要目标;缩小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公平政策的主要思路和着力点。我国教育差距主要表现为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和群体差距。为了缩小这四大教育差距,国家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举措,在促进教育公平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国个县(市、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认定,占比62.4%;近五年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我国累计资助各级各类学生达4.25亿人次,资助总金额近亿元,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一直保持在80%以上;盲、聋、培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到90%以上;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以内,圆了多万个中西部地区孩子的大学梦。实施国家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已累计招生27.4万人,更多的农村孩子有了上重点大学的机会。

实现教育公平,任重而道远。教育公平具有阶段性特征,应根据教育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和转移教育公平政策的侧重点,当前应做好以下“三大转移”:

一是由注重缩小“城乡差距”转移到注重缩小“校际差距”。近些年,我国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所取得的成绩与舆论反应不一致,入园难、择校、学区房等词,经常成为媒体热词且高烧不退。这一现象的背后,折射出校际差距亟待进一步缩小。缩小校际差距,可采取的办法有“托、盟、贯、带”等。托是指委托管理,盟是指加盟集团办学,贯是指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等连贯制办学,带是指强校带弱校、结对办学等。

二是由注重“机会公平”转移到注重“过程公平”。过去我国在教育机会公平上做了很多工作,如,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扩招及大众化,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率、普及率提高,对于保障教育机会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了学校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学会了不等于会用了,会用了不等于成长了,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下一步应注重过程公平,让学生充分地学习,获得更好的成长。

三是由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转移到注重“规则公平”。规则公平对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规则的制定偏袒某一方,那就必定会破坏规则的公平,从而也就破坏了机会的公平。近些年,我国对一些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采取了一些专门的补偿性的政策措施,缩小群体间教育差距,促进了教育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下一步,应更加注重规则公平,改革或废除各种不合理的规则。

教育活力教育强国的显著标志

在“纵向有衔接、横向有沟通、进出有弹性”上狠下功夫

教育活力是观察教育强国的“第三只眼”,与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导向。

我国教育活力不断增强,表现为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纵向有衔接、横向有沟通、进出有弹性”。纵向有衔接,是指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过去职业教育一直因停步于大专层次而被称为“断头路”,随着《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年)》等政策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学生上升通道已经打通。横向有沟通,是指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相互沟通,比如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相互沟通,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之间的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相互沟通等。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民办学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这不仅对民办教育,而且对整个教育体系活力的激发和释放都是重大利好。进出有弹性,是指学制有弹性,学生在某一学段或某一环节的进入、退出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校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实际情况,允许学生提前或延期毕业、休学创业、跳级、留级等就学行为选择。新修订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允许学校根据情况建立并实行灵活的学习制度,对休学创业的学生,可以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限,这有力地激发了学校管理活力、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但我国教育活力有待进一步迸发。在“纵向有衔接”方面,针对被人诟病的育人目标倒挂现象,要科学定位育人目标,合理设计育人内容、途径、方法,做到层层递进、有机衔接。在“横向有沟通、进出有弹性”方面,要建立更广泛的立交桥,实施完全学分制,建立更加灵活的学制。

教育环境教育强国的必然支撑

改善战略、政策、舆论和安全四大环境

教育事业是事关全局的基础工程,不是教育部门一家能办好的事情,有必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把优化教育环境作为教育内涵发展的组成部分,是态度上的重视,是认识上的提升。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不可能建成教育强国。

这些年,我国在优化教育环境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感觉,教育环境还不太友好。

首先,要优化教育战略环境。从十九大报告来看,与教育相关的战略有8个,由内而外可分为三层,最里层是优先发展战略和素质教育战略,中间层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最外层是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教育战略,还需要战略共识,也需要战略安排。比如,教育优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最根本战略之一。所谓“优先”,有规划优先、投入优先和公共资源配置优先。但这些优先特别是投入优先,需要更广泛的共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不低于4%”到“一般不低于4%”,折射出财政教育投入的刚性保障有所弱化,投入的长效机制建设异常迫切。据经合组织《全球教育概览》的数据显示,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教育公共投入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是4.5%,人口规模万以上的5个国家的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是5.76%。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4.22%,略低于这些创新型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应在国家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同时努力扩大社会教育投入,争取到年达到创新型大国的教育投入水平。

其次,要优化教育政策环境。加强教育政策统筹协调,做好新旧教育政策的前后协调、不同部门涉及教育事务相关政策的左右协调、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上下协调,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政策打架的现象。

再次,要优化教育舆论环境。教育话题普遍关涉民众切身利益,一直以来都是网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