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真传统手工制香技艺传承人宗兆睿一颗

清代董说在《非烟香法》中写道:“故养生不可无香,香之为用调其外气,适其缓急,补阙而拾遗,截长而佐短。”即养生不能没有香,香可以调节外部的气,让它的缓急合适,补充它的不足之处,抑制它的过分之处。中华药香从古至今都与生活相伴随,从驱虫辟疫到养性、怡情、祛疾,体现出中华民族对自然的了解、对芳香的认知和对健康养生的追求。中华药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药入香由来已久,香药同源,很多香料都是入药上品。

宗兆睿传统手工制香

“合真传统手工制香技艺”有着百年历史,创始人魏永善自幼喜爱中国传统香文化,随名医学习,在古法的基础上,依天人合一、返璞归真之意,开创了合真制香技艺。第二代传承人魏恩瀶,自幼随父亲学习中医及合真制香技法,在完善制作技艺的同时,用香药改善临床症状。第三代传承人魏庆璋是魏恩瀶长子,医院五官科主任,将合真制香技法带入天津并将药香应用于临床。第四代传承人魏大勇,年把技法传授给徒弟宗兆睿,制香技艺由家族传承转变为师徒传承。师徒共同致力工艺的拓展和抢救,认真整理了合真制香技法的相关文字与图像资料。年1月,“合真传统手工制香技艺”被列入天津市和平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合真药香作为传统手工制香技艺代表,以阴阳五行、经络穴位等为基础,通过选取天然香药,按照“君臣佐使”配伍合香,又根据香药不同性味进行炮制加工,使香药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开窍、醒脾等作用。通过传统的燃点方式使药香散发,以鼻闻嗅的方式,调畅人体气机阴阳,去浊存清,以最终达到疗悦身心的作用。

中华药香文化展览馆

“合真传统手工制香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宗兆睿是天津中医药大学创业导师、医院特聘教授,建立了中华药香文化展览馆,将“合真传统手工制香技艺”编入素质拓展课走进校园,在医院成立了合真药香传承基地。宗兆睿在跟随老师魏大勇学习的漫长过程中,让他切身地感受到了药香的神奇之处,他说:“刚开始的时候还不太理解,制香为什么要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不明白手工制香为什么有如此大区别,后来系统学习了制香、用香,才发现原来每个人制出来的香都不一样。用香去调理身体的时候会发现即使是水质不同,调出来的香也会不同,这些只有自己亲手操作了才能真正体会到。”

据宗兆睿介绍,香药历来在中医学中应用广泛、形式多样,有熏烧、内服、口含、佩戴、涂敷、熏蒸、洗浴等各种用法。他在疫情期间捐赠“避疫药香”给一线医护人员,并在疫情初期受邀参加了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医百顺》栏目,宣讲了熏香避疫及制作方法。在中医防疫的历史记载中,香药薰焚都是祛瘟防疫的首选良方。以焚香之法抑制空气中病菌的方式古已有之,民间亦有端午节焚烧艾叶、菖蒲等驱疫的习俗。他介绍:“使用药香祛疾属中医学‘内病外治’芳香疗法,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中医学者们对芳香药物的研究使用从未间断。这些芳香药物即为制作药香的原材料,亦称香药。依据香药各自的药性进行君臣佐使配伍,形成香方,再通过古法“浸、磨、捣、炒、调、藏”六步制香工艺的加工,最终成为具有扶正强身、驱疫避秽功能的药香。”

医院使用合真香防疫

为了推动“合真传统手工制香技艺”的保护传承,宗兆睿大力推进合真药香进校园。目前已在天大附中设立学习基地,并在学校的植物园种植中药,不仅能增进与孩子们的互动,还同时运用药香制作校徽,学生佩戴在身上有助于缓减孩子们的学习压力。

对于未来的传承计划,宗兆睿说:“目前在医院,有一个药师培训计划,现在一楼大厅,有四个展柜、五块展板来宣传合真制香技法,并拜师于施今墨先生再传弟子薛钜夫先生。将传承重心转移到高校来,在教师中建立传承群,让老师们学会之后先受益,接着再传播给学生,我们在学校建成了这种三层传播的形式。另外中华药香文化展览馆,本身就是一个大学生的传习基地。”

宗兆睿认真学习历代传承人的制香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深入钻研不断创新。通过研究传统制香技艺,他感受到了气味和人体的关系,发现气味对人的情绪会产生影响,他便深入研究,目前已与高校开展合作,共同探索“气味心理学”。

宗兆睿为南开大学留学生讲解制香技艺

“合真传统手工制香技艺”秉承着“药借香气,香助药性”的中医内病外治的理念,充分展示了我国悠久的药香文化。宗兆睿对药香热爱,始于兴趣,忠于精髓,他说:“气味不经过大脑的分析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香料在君臣佐使的配伍之后,每个人闻到的气味是不一样的,所以感受也截然不同,这是个很有趣的事,也是我不断学习的动力,从大自然吸取能量,从传统文化汲取智慧。”(来源: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