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奋进新江苏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科技强省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
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无锡市、常州市等相关负责人到场,以现场发布的形式,从各自领域回顾十年科技发展之路。
去年,常州净增高新技术企业家;新增独角兽企业(含潜在)24家,位列全省第三;引进各类人才10.6万人;新建改建人才公寓3.1万套(间),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参加活动,并介绍了我市近十年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以及“十四五”期间,加速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与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
围绕“十四五”期间“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常州以“”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一园一室一中心”建设为方向,全力以赴实施创新发展六大工程,加快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双轮驱动、创新链与人才链双向融合”的创新生态常州模式,加速打造产业创新高端引领、开放创新示范先行、全域创新活力迸发的长三角创新中轴与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到“十四五”末
实现“四大目标”
一是主要指标争一流
总量、质量指标争取全省第一方阵,增幅、增速指标争取全省前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
二是创新要素翻一番
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双创载体面积、新增注册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上市企业数均实现翻一番。
三是创新生态全构建
实现辖市区省级以上高新区全覆盖,创新服务能力和创新发展氛围大幅提升,城市能级快速跃升。
四是智造产业新标杆
以“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为引领,以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支撑,以高端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标杆的“国际化智造名城”和安全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实施“六大工程”
01创新园区提升工程高标准启动“两湖”创新区建设,紧扣“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目标,奋力打造生态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青年之城、未来之城。激活各类高新园区动能优势,实施创新园区攀登计划,推进国家级高新区、省级高新区争先进位。
02开放创新合作工程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契机,高举中以创新合作旗帜,乘势而上引进一批国际化高端创新平台、项目和人才,持续提升中德、中瑞等园区创新策源能力。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国际创新合作“一区一名片”。
03科创平台建设工程放大科教城“创新之核”的裂变优势,高标准打造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及前沿领域,布局重大创新平台,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争创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04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创新型企业数量倍增计划,打造“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以及(潜在)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矩阵。
05双创人才集聚工程加快创新人才集聚,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和青年科技人才,助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
06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创基金+人才集聚”五位一体的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生态链,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双轮驱动、创新链与人才链双向融合”的创新生态常州模式,让“创新雨林”枝繁叶茂。
记者:刘瑞
编辑:王李婧图说制作:黄庆
审核:潘建炜钱韬张盈盈
监制:黄江马凌云
转载请注明来源:常州发布
(bu)
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