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发布,我国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为全球首次!就在9月23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我国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如“人造太阳”1.2亿摄氏度燃烧秒、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不久前,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落下帷幕。从“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最活跃、最革命的关键要素和依靠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向着科技强国建设的目标阔步前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海牛Ⅱ号创造深海钻机钻探深度新世界纪录
海牛Ⅱ号。新华社发
4月7日,我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超米深水成功下钻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这一深海试验的成功,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米且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人造太阳”1.2亿摄氏度燃烧秒
中国“人造太阳”创造新世界纪录。新华社发
5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原来的1亿摄氏度运行20秒纪录延长5倍。新纪录进一步证明了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是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的重要一步。
“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跨入万米科考阶段
“海斗一号”被回收至甲板(8月24日摄)。新华社发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10月10日发布消息,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在深渊科考中取得重大突破,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实现多次万米下潜及科考应用,取得了全海深无人潜水器连续、稳定、可靠科考应用的重大突破。
成功研制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新华社发
10月,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个光子模式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的24次方倍(亿亿亿倍),在研制量子计算机之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人工合成淀粉样品。新华社发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9月23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本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
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发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已经形成万吨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得首个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专家表示,我国作为世界饲料生产和消费大国,以自主创新研发新型非粮蛋白质,降低和逐步替代对大豆蛋白的依赖,战略意义重大。
面向经济主战场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白鹤滩水电站。新华社发
6月28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正式投产
9月6日,我国首个自营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实现全面投产。“深海一号”大气田是我国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气田。投产后,年供气量可达30亿立方米。
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设施投运
9月11日,我国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设施在四川广元正式投运。这标志着我国已实现高放废液处理能力零的突破,跻身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的国家,对我国核工业安全绿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中国探测器首次登陆火星
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火星上留下中国的印迹。目前,“祝融号”已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我国成为世界首个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的国家。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新华社发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乘组三名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已全面开展,建成后,它将是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
中国首颗探日卫星成功发射
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实现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武汉研制出两款新冠肺炎特效药
9月7日,两款武汉研制的抗击新冠肺炎特效药——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研制的“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重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比肩亮相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朱京津介绍,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是全球首款采用新冠灭活疫苗免疫后血浆制备的新冠肺炎特异性治疗药物,目前已经获得中国和阿联酋两国临床试验批件;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重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目前正在临床研究。
国内首台双人碳纤维雪车亮相
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天之际,许多科技冬奥的成果也现身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科技冬奥”展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模型、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模型、氢燃料手持火炬悉数展出,正中央,国内首台双人碳纤维雪车身披中国红“战袍”C位亮相。
作为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的标志之一,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取得重大进展。
(长江日报记者李玉莹整理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科技日报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