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科教城迎新聚能激活创新源动

开局知奋进

创新再出发

常州科教城

这片不到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产业谋变新潮涌动

今年,常州科教城将全力实施高职教育提质培优、科技创新倍增、产业培育升级等“五大工程”,打造更高能级的人才“强磁场”、实现更高当量的创新“核裂变”,为全市迈入GDP万亿之城、建设“新能源之都”贡献“创新之核”最硬核力量。

迎“新”“产业雨林”生机蓬勃

在常州科教城,江苏高凯精密流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4万平米新厂房已经封顶竣工,预计今年6月投入生产。近年来,江苏高凯积极抢抓新能源风口,不断加大动力电池涂胶设备的研发力度,迎来了业务爆发式增长。今年,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订单已超过一亿元,成为了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行业龙头的供应商。

“近两年,我们还投入多万元研发出精密流体标准件,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并填补国内空白。”江苏高凯精密流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向东介绍,该产品主要应用在光伏、半导体领域,目前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乘“风”而行,一大批科教城企业正加速起势。江苏道金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精准切入了新能源、新材料等万亿级赛道。自年开始,公司连续三年实现了爆发增长。

“年,公司合同额、销售收入、纳税额就分别增长了%、%、87%;年,我们一共取得合同8.3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预计实现利润万元。”江苏道金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盛丰介绍,年,对道金智能仍然是一个持续爆发增长的年份,预计新增合同15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

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科教城党工委书记乔俊杰

科教城作为产业培育、创新研发高地,要在助力常州新能源产业规模、资本市场市值实现“两个超万亿元”的奋斗目标上充分发挥赋能作用。

今年,常州科教城将围绕新能源“发储送用研”各环节,加快引进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的补链强链项目,全年引进项目个(新能源相关项目不低于30%);同时充分发挥公共研发平台孵化器、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及专业孵化器作用,构建全链条科技创业孵化体系的产业孵育平台,更好孵育一批新能源产业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聚“能”“创新活水”澎湃成潮

年新年伊始,助力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暨江苏时代技工技能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

市政协副主席、科教城管委会主任祝正庆

通过打造新能源产教融合共同体、新能源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提升新能源教学资源开发水平,进一步扩大双岗互聘范围等措施,为新能源之都建设提供更多技术技能人才。

常州科教城将加快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充分整合科教城研发机构及其母体院校的优势创新资源,特别是要围绕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科技创新,加强成果转化,集聚高端人才,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目前,常州科教城已建成科技创新创业平台47家,公共研发平台19家。去年,园区内的院所高校服务常州企业超家,技术合同登记额12.6亿元,同比增长24%,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多项,向全市输出成果及项目个。

“重点围绕常州产业升级需求,提升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打通校企科技创新融合的通道,比如去年我们和常州企业共同开展太阳能叠瓦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这项技术的落地,将使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大幅度提升。”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强介绍,研究院将围绕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组建新能源研究中心、集成电路新材料研究中心、功能材料研究中心、节能减排研究中心,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进一步发掘产业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今年,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将从实验室运行机制建立、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召开、人才队伍建设、测试平台建设、研发能力建设、重点产业服务等多个方面加快推进。

“争取5月份建成10余人的研发队伍,6月末完成实验室形象建设。”参与龙城实验室筹建的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阔介绍,龙城实验室将充分挖掘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需求,围绕新能源汽车、光伏、氢能领域的制造难题,重点在先进加工工艺、专用加工装备与智能制造系统等方面着力突破,为常州新能源之都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马驰骋

编辑:吴逸

审核:魏溪莹钱韬

监制:黄江马凌云

转载请注明来源:常州发布

(bu)

戳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