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名人访谈丨秦川用纪录片解析本土文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秦 川

年生于甘肃敦煌,纪录片导演。历任酒泉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酒泉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甘肃大敦煌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酒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甘肃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生兼职导师。作品荣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最佳制作奖、广电总局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中篇奖、华鼎奖中国最佳纪录片等80余项,入围东京环保纪录片节、半岛国际纪录片节、巴黎中国电影节。年被国家人事部、广电总局授予“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年、年两次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授予“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纪录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是大众了解历史、人文、科技等领域的重要渠道。近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出品的4集电视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播出。这部历时两年打造的纪录片,首次采用4K超高清画质全方位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石窟群,特别是甘肃三千里石窟走廊殊胜的艺术造像,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并引发了热烈反响和讨论。记者有幸见到了《中国石窟走廊》的总导演秦川,他带领记者领略了神秘又旖旎的纪录片世界。

秦川,乍一听这名字就充满了陇原大地的博大与浓烈,而他就出生和成长在这片厚土。“敦煌是我的家乡,我从小就被这里浓郁的文化积淀浸润着。”秦川说:“敦煌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厚重而苍茫的,说来恐怕很多人都不会相信,我出生的新店台村在五十多年前,竟然是个水草丰茂的地方。我记得小时候村庄附近有个大湖泊,湖水清澈,可以游泳,可以捉鱼,羊群就在湖里洗澡,俗称‘洗羊坝’,我说那里是‘鱼米之乡’都不为过。在我的心中,那里就是沙漠甘泉,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的一泓湖水,潋滟着我美好的童年时光。”

秦川从小爱好广泛,对文学、音乐、美术、书法都很感兴趣,没事总喜欢写写画画。初中毕业时,秦川和很多农家子弟都报考了酒泉师范。尽管他们的毕业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将来都是名牌大学的苗子,但孩子被师范录取,对一个农户家来说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很多年后秦川才发现,他们阴差阳错地进了酒泉师范,却赶上了中国传统的通才教育的最后一趟车。“当时我们是不分专业的,所有的课程都是主课,不管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还是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书法、朗诵、舞蹈等,每一门都是主课。这对我来说真是如鱼得水,每天都沉浸在吸收知识的快乐之中,也为我日后的全面发展打好了综合素质。”秦川告诉记者。

年,秦川师范毕业后,在酒泉师范附小当了五年美术老师,后来又在教育局工作了五年,这期间,他一直在发表文学作品,也为酒泉电视台写过几个电视片脚本,年,他干脆去电视台当了记者,由此开始了他的电视生涯。凭着扎实的文学、美术、音乐功底,没读过一天传媒专业的秦川很快学会了摄像、剪辑、新闻、专题、纪录片、文艺节目样样精通。

在电视台工作经常出去采访拍摄,他渐渐发现,家乡敦煌以及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某种令人痛心的改变。“那个曾经水草丰美的故乡,我发现她在一点点的消失,曾经是遍地湖泊、水草丰美的绿洲,大片湖泊已经干涸,湖底泛着白花花的盐碱。梦中美丽的新店湖不见了,我的童年也不见了,每当踏上家乡那片焦渴的土地,踏上曾经是草地的盐碱地,我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心头总被一种深刻的乡愁笼罩着,一直不能释怀。”处于职业的敏感,秦川萌生了要拍大型纪录片的想法。

秦川说:“这绝对不是一时的冲动,在开拍之前,我就已经整整酝酿了两年时间。记得年的一天,我在敦煌第一次遇到了黑色沙尘暴,阳光灿烂的正午,突然之间变地伸手不见五指,沙尘暴持续了十几分钟,风卷残云之后,眼前的景象一片狼藉,自行车、摩托车全在地上趴着,碗口粗的树折断了,地上、墙上是厚厚的一层沙土……”这样的大风扬沙天气持续了好些年,尤其是对在疏勒河流域的敦煌、瓜州一带居住、生活的人们来讲,仿佛已经司空见惯。

“这场沙尘暴不仅刮到了我的眼睛里,更是重重地落到了我的心上。”秦川说:“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们需要思考其根本原因,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综合分析之后,我就认为是敦煌的母亲河——疏勒河出了问题。后来我翻阅了很多资料,就萌生了做一个关于大河纪录片的念头。”就这样,年的3月,《大河西流》正式开拍了,这部片子是秦川和他的同事们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他们谁也没想到,这一拍就是三年。但是对于秦川和他的摄制组来说,却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是拿汗水和心血筑成的。

记者问他,为何将这部纪录片起名为《大河西流》?秦川说:“在中国的版图上,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是自西向东,奔向大海;而疏勒河与众不同地向西流淌。千古阳关、玉门关、中国最完整的汉长城、丝绸之路的南北通道、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群都分布在疏勒河两岸,构成了奇特和壮观的历史画卷。一条向西流淌的大河,连通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传播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把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交汇融合在一起,产生了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

成片之后,《大河西流》成了国内第一部从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角度解读敦煌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的史诗型电视纪录片,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古代文明,揭示隐藏在大漠深处的众多历史谜团,充分展示了大河西域神奇的风光地貌,丰厚的历史沉淀,罕见的文化遗存和浓郁的西部风情,为古老的疏勒河留下了一份难得的影像图志。这部纪录片播出以后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思和重视,敦煌的环境在之后几年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感受到纪录片带来的力量,秦川从那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在十多年的时间拍摄了多部主要以反映甘肃人文历史文化为主的纪录片,如《祁连夜光》、《黑戈壁·黑喇嘛》、《敦煌书法》、《玄奘瓜州历险记》、《传世象牙佛》、《敦煌伎乐天》、《敦煌画派》、《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中国石窟走廊》等,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纪录频道播出10部50余集,创造了全国市级电视台央视播出纪录片的最高纪录。

纵观秦川的纪录片,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那厚重的历史文化、精妙的故事情节、浓郁的西部风情,有很多观点都是首次在电视媒体上披露。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既感到探索的快乐,又能在得到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秦川说:“纪录片可以反映的题材数不胜数,但要把一部纪录片做得有深度,有看点,就要解读其中的文化基因。从旁人忽视的角度去解析,寻找文化的源流。我希望观众看了我们创作的纪录片后,不仅增添知识,还能引发深层的思考。”

人人都知甘肃的历史文化厚重,来这里拍摄的国内外顶尖团队也不少,那么秦川作为这些纪录片的总导演,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呢?“其实我们的优势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得最大的创作空间,这是我们的优势。还有一点,我们拍摄自己本土文化的东西有一种浓浓的情感在里面。其他的摄制组即便有最高的配置,但是对我们甘肃的文化还是不够了解,如果拍摄的内容不渗透一种情感的诉求,做出来的片子是没有灵魂的。”秦川说。

除了拍摄纪录片,秦川还兼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硕士生导师。“我很看重学生的作品有没有新的观点和想法,不能人云亦云。让我欣喜的是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接受新资讯也很快的。但缺点是他们的知识太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我总告诉他们,如果将来想要成为这方面的人才,必须沉下心来,敢于啃’硬骨头’、甘于坐‘冷板凳’……”秦川说道。

回首这些年的拍摄经历。秦川说:“每一部作品的诞生,对我来说就是完成一个心愿。当我走遍陇原大地,一个个风干的石窟,一段段残垣断壁的长城,一座座苍凉的古城,它们默默地站在那里,等着我们纪录片人去发现、去倾诉、去还原……伟大的先民把一个写满了辉煌的历史遗迹留给了后代,我们就是要把真实的历史呈现到世人面前。即使过了几十年或者几百年,我们的纪录片依然会给后人一些启发和参考,这就是我们做纪录片的意义所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