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杭州语文老师登上百家讲坛,本周五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沈蒙和通讯员杨希林

昨天,杭师大教育学院教授王崧舟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长途电话,对方是央视《百家讲坛》总编导李伟宏。“这回定了,节目计划7月26日开播!”她在电话里告诉王崧舟。

李伟宏说的节目,正是由王崧舟主讲的《百家讲坛》之《爱上语文》,7月26日中午12:07,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第十套)将播出第一集。

这则消息迅速在杭城语文界不胫而走,钱报记者的朋友圈从今天一大早就开始被刷屏。眼看节目未播先火,除了“爱上语文”这个主题,戳中了无数语文老师的心,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主讲人的特殊身份——现任杭师大教育学院教授的王崧舟,曾任教语文多年,32岁被评为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之后成为全国语文界的标杆,任杭州拱宸桥小学校长多年。

央视《百家讲坛》自年开播以来,已经红了十几年,仍经久不衰。节目邀请过许多像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大学教授,但在记者的记忆中,曾经的语文老师做主讲人大约是头一回。这是语文界的骄傲,也是杭州的骄傲。

《百家讲坛》为何选中他

话说,王崧舟是如何成为《百家讲坛》主讲嘉宾的呢?今天下午,鹿姐姐电话联系上了他本人。“这要从去年5月22日说起。”王老师醇厚的男中音从电话那头传来,依旧是那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当时,对方自我介绍说是《百家讲坛》总编导,想邀请我前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试讲‘诗意语文’。”王老师回忆,“事出突然,我一下就懵了,差点以为是诈骗电话。直到对方开始和我商量去北京试讲的具体行程,我才逐渐意识到这是真的。”

在王老师的印象中,这是第一次接触《百家讲坛》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怎么找上门的?王老师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专门为此咨询了总编导李伟宏。原来,为寻找《百家讲坛》合适的主讲人,节目相关的工作人员经常在全国各地高校物色人选。他们来过浙江,也来过杭师大,还组织了学生座谈会,让学生推荐,哪些老师课讲得好,大家最喜欢听。结果王崧舟成了学生推荐对象之一,得票率还挺高。所以,节目组立即调看了他的讲课视频,同时向杭师大征求意见。

在学生和学校的一致推荐下,王崧舟进入了《百家讲坛》的视线。然而,这离成为主讲人还有十万八千里。

录制过程波折重重

一档红了十几年的央视经典节目,对主讲人和选题的要求近乎严苛。

年6月9日,王崧舟在《百家讲坛》试讲《被误读的古诗》,顺利通过。他还来不及高兴呢,就被选题申报环节卡住了——

6月12日,第一次向《百家讲坛》提交选题申报表,没通过;

7月1日,第二次提交修改后的选题申请表,还是没通过;

7月14日,第三次提交,依然没通过;

7月30日,第四次提交,也没有通过;

……

王老师向记者坦言:“整个录制过程中,这是第一次让我崩溃的环节,改得快没信心了。”而转折也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同年8月9日,他受邀再度前往中央电视台,与《百家讲坛》制片人那尔苏老师、总编导李伟宏老师面谈选题事宜。据他回忆,面谈时制片人那尔苏曾不断提问:

这个选题能发挥你的最大优势吗?

你的讲述既能被初中生喜欢、又能被大学教授认可吗?

每隔5分钟就能引发观众新的期待吗?

讲语文还有没有更好的故事?

哪个角度的正能量会更大些?

如何保证文化品味?

能激发观众的深入思考吗?

……

三个人聊了足足半天,终于来了灵感,将选题定为《爱上语文》。

三天后,王崧舟第五次向《百家讲坛》提交新的选题申报表,获初步通过。同年8月24日,他第六次提交完善后的选题申报表,获正式通过。

接着就是撰写讲稿,王老师的讲座分为十二集,每一集的讲稿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正式录制:

第一集:学语文就是学文化;

第二集:看不见人怎么看得见语文;

第三集:书读百遍真能其义自见吗;

第四集:这样学语文才有味道;

第五集:学语文就是精神返乡;

第六集:学语文需要转化密码;

第七集:推敲语文就是推敲思想;

第八集:未经思辨的语文毫无价值;

第九集:用“三只眼睛”看语文;

第十集: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第十一集:像苏轼那样用语文成全自己;

第十二集: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

“我没有做过精确统计,约摸估算,创作1万字左右的一集讲稿,至少需要万字左右的阅读量的支撑。”王老师说。所以,这十二集节目的录制,前后花了3个月,直到11月中旬才完成。当时,他每个月都要跑一趟北京,每次一待就是一星期。

按王老师的原话讲:“上《百家讲坛》,于我,既非梦寐以求,亦非痴人说梦,只能用一句俗到不能再俗的俗话来形容——做梦也想不到。做梦也想不到,却真实发生了。”

录完最后一集《爱上语文》,已是去年11月中旬。王崧舟走出央视新大楼,向它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知道,对于《百家讲坛》而言,这次录制无非是在星光灿烂的主讲嘉宾榜上添加了一个21画的姓名而已;对于收看《百家讲坛》的观众而言,这档节目也无非是在精彩纷呈的文化题材上增加了12集无足轻重的内容罢了。”他说,“但是,唯独对于我,她不再只是一个符号、一档节目,她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她甚至成了我那个当下、那个时刻全部的生命、生命的全部。”

如何才能“爱上语文”

从录制完毕到实际播出,一晃大半年又过去了。“主要是后期制作比较复杂,看看只有12集,除了总编导,另外还有7位编导带着各自团队在工作。听总编导说,直到今年5月,才基本完工。”王崧舟说。

而这半年里,他仍一直在思考自己的选题《爱上语文》。

总编导李伟宏是选题策划的灵魂人物。第一次构思选题时,王崧舟定位在“被误读的语文”上,李老师说,这个角度有新意,但容易引发争议;后来调整为“语文的魅力”,李老师说,讲魅力固然充满正能量,但似乎又少了一点冲击力;接着改为“揭秘语文”,李老师说,揭秘倒是能夺人眼球,但难免有故弄玄虚的嫌疑;等重新定位成“语文的文化品格”,李老师说,从文化的角度讲语文,跟“百家”的栏目宗旨相吻合,也跟整个时代大潮相呼应,但会不会有点学究气?我们这个选题的定位,是不是应该考虑三个维度:

第一,要有让人亲近的温度;

第二,要有超越学科的高度;

第三,要有扎根文化的厚度。

李老师最后建议,是否将选题定位为“爱上语文”。“正是这个定位,奠定了我的创作基调,锚定了我的思考重心,确定了我的研究主线,厘定了我的搜索范围。”

爱上语文,应该是“超越学生”的语文。这档节目,不光要让现在的学生爱上语文,也要让曾经的学生爱上语文,对象不能囿于在校学生,应该是全社会的,要让全社会都来重视语文,促进公民语文素养的提升。

爱上语文,应该是“超越学校”的语文。学校的语文,常常跟刷题、跟考试连在一起,某种程度上切断了语文跟生命之间的联结。这档节目,就是要让广大观众重新看见语文背后的人,让语文丰盈精神、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成全生命。

爱上语文,应该是“超越学科”的语文。语文,不只是教科书上的语文,也不只是课堂上的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文化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这档节目,应该反映大语文、全语文的传统精髓和时代精神。

“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语文,才能‘爱上语文’。学好语文的秘诀,不是背几句古诗词,做几道题目,而是人的精神和灵魂融入其中。”王崧舟说,“我在《百家讲坛》讲的语文,肯定不是课堂上教的语文,而是和文化、人生、生命连在一起的语文。期待孩子们能通过这档节目,看到语文不一样的一面,感受到语文不一样的味道。”

感兴趣的爸妈,记得收藏这份播出时间表——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第十套)《百家讲坛》之《爱上语文》正式播出时间

(届时网络同步播出,用手机就能观看)

7月26日,《爱上语文》第一集(首播:每天中午12:07;重播:每天晚上24:28)。

7月27日,《爱上语文》第二集。

7月28日,《爱上语文》第三集。

7月29日,《爱上语文》第四集。

7月30日,《爱上语文》第五集。

7月31日,《爱上语文》第六集。

8月1日,《爱上语文》第七集。

8月2日,《爱上语文》第八集。

8月3日,《爱上语文》第九集。

8月4日,《爱上语文》第十集。

8月5日,《爱上语文》第十一集。

8月6日,《爱上语文》第十二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