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浙大人的精神家园

位于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的

浙大文库

珍藏着天南海北求是学人的著作

沉淀悠久典雅的文韵

传承绵延如缕的文脉

拾阶而上

让我们走进浙大文库

倾听一代代学人的故事

谈笑有鸿儒

“两弹一星”功勋王淦昌院士的签赠本

“一代儒宗”马一浮先生的文化随笔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的书画集

……

海纳江河的文库

展现丰硕的学术成果

国学大师姜亮夫

所写的27本著述在名家展柜陈列

泛黄的《瀛涯敦煌韵辑》

是中国敦煌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厚重的《楚辞通故》

是其四十余年来楚辞研究的集大成者

“抓住一个问题死咬着不放”的研究理念

在此可见一斑

?翻译大家朱生豪

所译莎翁戏剧悉数收录文库

喜剧、悲剧、史剧、杂剧

浪漫的莎学在朱生豪这里

“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

保持原作之神韵”

自成一派

数学家王元院士

就曾将《微积分》及《习题与解答》原稿

仔细装进六个档案袋

郑重写下“赠浙大文库”

将千余页手稿连同最新译著一部

寄达浙大文库

工整的字迹力透纸背

向后人展示其严谨的治学历程

每一册书都熠熠生辉

每一颗心都念念不忘

扉页上一句简单的赠语

传达一份真诚的寄托

汇聚一代文化的记忆

两个独立展柜

在浙大文库的91个展柜中

几乎每本书都是单册在此存放

以尽可能展现更多内容

但是有两个展柜极为特殊

一为外文原著

在战火中漂洋过海

一为全套签赠

在岁月中不褪光彩

在植物病理学家陈鸿逵先生的展柜里

是他求学教书生涯中的所有藏书

还包括海外留学时

购买的原版外文图书

年日寇侵袭,浙大举校西迁

两大箱图书资料随当时农学院的陈老师

踏上了艰苦的“文军长征”之路

战地难挡书香

也难挡陈鸿逵对科研的热爱

另一展柜收藏翻译家宋兆霖先生

毕生所译所编的全部书籍的签赠本

《简爱》《双城记》《赫索格》等50多部

脍炙人口的名著

驰而不息、笔耕不辍

将外国名著带入家家户户

最是师生暖晴天呕心沥血的栽培学生一生难忘年,王延龄校友遗著《燕石词话》入藏文库

作为词学宗师夏承焘先生的研究生

两人情谊深厚,亦师亦友

在夏承焘先生离去后的十余年里

王延龄每年都要赴千岛湖

去祭拜恩师

相携相知,永作山湖之伴

十年寒窗的成果

老师视若珍宝

在文库中有两份博士论文

也格外引人瞩目

年,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葛起新教授

带来两份学生的博士论文

被珍藏20年的书稿

字迹早已斑驳

但黑色的烫金封面

仍然整洁如新

将书房捐给学校

一个人的毕生藏书

能够系统性地反映其精神世界

一些老师将书房赠给学校

让广阔的精神底蕴在求是园

继续发光发热

年6月

外语学院王昕若先生

毕生收藏的珍贵图书捐赠给学校

共计余种余册

内容涵盖文、史、哲等方面

尤以古典文献方面书籍更具特色

其中的原刊老书影印本

不少为图书馆所缺

较好丰富了馆藏资源

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昌

生前将所有手稿资料亲手整理

后悉数赠予学校

《弹性力学变分原理》

《加权残差法的几个理论问题》

……

凝聚对母校的一片冰心

承载对求是学子的希冀

以展见心,与子偕行

文库自建成以来便特辟展区

用藏品讲故事、叙历史

让更多的老书走出文库

服务学校师生

让蕴藏在书中的文化精神

可观可感,直叩心灵

心怀“国之大者”

——浙江大学科教报国杰出代表人物展

展出14位校友的著作、手稿、书法作品等

他们做出的卓越贡献

在时光中不曾褪色

信念不移,书韵不改

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浙大图书馆馆藏院士、文科名家签名本展

是文库精心筹备之展

选取历年浙大师友惠赠图书馆的

大作签名(代签、钤印)本

共计45册

珍贵的签赠本在此展亮相

广大师生在求是文人笔下

共享文化盛宴

见证·与新中国共成长

——浙江大学精品档案展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

——浙江大学“教书育人”馆藏精品展

参展的一部部学术著作

无不闪耀着求是光芒

点亮科学和人文的星空

书中镌刻着:

丹心一片,矢志育人

文脉赓续,桃李缤纷

……

悠悠百余年

藏书之盛、成果之丰

文库搭建起一座属于

全体浙大人的精神家园

我们在这里

寻找精神涵养

篆刻求是记忆

共赴美好未来

发福利啦!

远方的校友

可以在线访问浙大文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