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杨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推动基础研究持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极大地促进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科技竞争也转变为基础研究人才的竞争。如何有效培养高素质基础研究人才,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优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这其中,“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方向性问题,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前提,决不能模棱两可。高校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确保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向的正确性,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根本方向和根本使命,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筑牢青年学生思想根基,强化使命担当。要大力弘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引导青年学生深怀爱党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要统筹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出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四个面向”是根本。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要把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就在于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只有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不断强基固本,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切实提高站位、勇挑重担,深刻认识到加强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集聚、科教资源丰富、研究基础扎实、学科体系完备等优势,不断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促进科教融合,将前沿动态、最新成果引入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兴趣驱动,拓宽国际视野,确保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的先进性;要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强产学研合作,扩展应用领域,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确保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的实用性;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确保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的方向性;要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涵养科技为民、科技惠民情怀,确保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的人民性。
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是关键。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遵循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围绕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国家在部分高校布局了基础理科、基础医科、基础文科创新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吸引了众多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从人才培养规律来看,基础学科人才成长有着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尤为需要目标长远、宽松包容、持续支持的培养环境。高校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立“选苗育苗”的育人机制,从过去的“被动选才”转化为“主动育才”,积极开展面向中小学的科普活动和文化传承活动,深入实施“强基计划”“英才计划”等,构建贯穿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让有天分、有潜力、有志趣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要厚植“生根发芽”的育人沃土,建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师资等核心育人资源,深化导师制、个性化、国际化、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文化,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广阔舞台,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提升基础学科人才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要优化“持续生长”的育人环境,改革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基础学科学生培养特点的评价指标,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