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李庆
9月3日上午,武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有关情况,武汉市委常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汪祥旺介绍,东湖科学城战略定位是,创建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体区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点,武汉城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引领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发展。
此前,湖北省作出科技强省重要部署,大力推进武汉创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年打造成四大全球创新中心
汪祥旺说,东湖科学城战略发展目标是瞄准打造全球光电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碳中和工程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建成科学特征凸显、创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创活力迸发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据介绍,东湖科学城战略步骤是;第一步,到年基本建成东湖科学城主体框架,争创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实质性突破;第二步,到年全面实现东湖科学城核心功能,支撑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进入领先行列;第三步,到年四大全球创新中心战略发展目标实现,东湖科学城将成为科学特征凸显、创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创活力迸发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湖北东湖科学城作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核心,规划范围平方公里、统筹范围平方公里、拓展范围平方公里,主要依托东湖高新区横向高新大道、纵向未来大道,形成“弓箭型”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
在总体部署上,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创新人才三大高地;在空间布局上,建设大设施、实验室等七大功能区;在重点任务上,夯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物质技术基础、强化建制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八大突破方向。
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集中布局建设
武汉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熊战勋介绍,武汉具备建设东湖科学城,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条件。建设东湖科学城是武汉市“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
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启动“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相关工作,武汉市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了国家复审。除此之外,武汉市积极争取国家指导支持,推动高端医学成像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东湖科学城集中布局建设。目前,武汉正在加快推进东湖实验室、光谷实验室等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争创成为国家实验室;支持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等提升功能。争创更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他说,以东湖科学城为创新极核,联动武昌、洪山、江夏、鄂州,发展大光谷创新组团,以点带面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与协同创新水平,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成为创新转化轴、产业协作轴、设施连通轴。
武汉市科技局副局长徐涛介绍,东湖科学城是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将加快重点优势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布局,推进国家光电研究中心等已建国家级重大技术创新平台提升功能,在智能设计与数控、数字建造、智能芯片、激光、智慧水电、病毒性疾病防治等优势特色领域,谋划创建一批国家级重大技术创新平台;组织实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企业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组织模式开展科研项目攻关。鼓励企业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对牵头承担项目给予配套补贴。
中科院促成促成84个所企合作项目签约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党组成员蔡长塔介绍,中国科学院与湖北、武汉有着长期的、深度的战略科技合作,年7月,中科院与湖北签订了新一轮科技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将共建东湖科学中心等重大园区和平台,支持建设武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一年来,中科院聚焦支持武汉建设“两个中心”和东湖科学城,开展规划制定、设施建设、成果转化等工作,目前已争取两个重大项目落户东湖科学城,助力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大科学装置群。同时与武汉市联合举办大型专场签约活动,促成了84个所企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超过27亿元。
他介绍,将运行好已建成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在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和传染病防控中发挥核心平台支撑作用,同时即将部署的两个重大项目,将聚集国内外相关领域顶尖人才,开展建制化科学研究,保障国家相关领域安全、提升湖北相关领域竞争力,积极谋划建设时空精密测量原子干涉设施和云湖平台等大科学装置。他介绍,将根据部署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在岩土力学、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和生物安全等领域,打造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开发的核心策源地。
高校调整专业和学科设置培养急需创新人才
“新成立未来技术学院,主动打破传统专业学科壁垒,探索形成专业交叉、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新亮介绍,为助力东湖科学城建设,该校主动调整专业和学科设置,培养急需的创新人才,聚焦“大工程大健康”未来战略产业发展,依托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四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发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学研究平台科教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优势,凝练了先进智能制造、生物医学成像、光电子芯片与系统、人工智能等四个未来交叉学科技术方向。
他介绍,学校最近成立的集成电路学院,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将建设存储器、传感器、光电芯片、显示器、化合物半导体等特色方向,培养国家急需的集成电路高水平创新人才,支撑东湖科学城“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未来,在东湖科学城的建设中,华科大将继续建设精密重力测量、脉冲强磁场优化等重大基础设施,该校牵头建设的数字建造以及智能设计与数控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将布局东湖科学城。
他介绍,学校牵头建设的光谷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重点解决“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和生命光电子”领域的光电器件与装备问题,打造我国光电领域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实验室,支撑武汉中国光谷成长为世界光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