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读丨探秘考古揭开考古的神秘面纱

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4577569.html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是傅斯年对考古界的劝诫语,是在西方考古学的冲击之下,对考古本质的概括。自年瑞典人安特生发掘仰韶遗址、揭开中国现代考古学序幕到现在,已有百年之久。然而,人们眼中的考古,始终是深奥的、神秘的、冷门的。近年来,盗墓小说、盗墓影视剧的流行,使得人们更容易混淆考古的概念,模糊考古的本质,将考古与盗墓混为一谈。考古究竟有何特质?考古流程又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需要考古?考古学的发展过程又面临何种困难?我们通过采集问卷、收集资料,试图回答以上问题,并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考古的概念、流程、意义与困难之处。

数据文案丨郑文惠张艺昭许瑛凌文翠

可视化丨郑文惠凌文翠

01

“我”与考古的“邂逅”

作为专业性较高的一个话题,考古“走向大众”的路充满荆棘。

20世纪中后期,在考古学发展与传播媒介的双重限制下,考古知识难以得到普及。而现在,考古能够以书本、小说、影视剧、网络媒体等新形式走入大众视野。根据调查的问卷显示,多数人获知考古的途径排在前三的是,科教频道、新闻媒体以及盗墓小说和影视剧。

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使得公众对考古的印象也有所改变。

根据收集整理的份有效问卷,我们发现,当提到考古时,大部分人首先会将其与文物修复、鉴宝、还原历史相联系。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等文博类纪录片的影响。

此外,公众对考古人依然普遍持有正面的评价态度。学识渊博、精通文史理工等各类专业知识,正是公众眼中的考古人具备的特质。“活多钱少”也是公众对考古人的印象关键词之一。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