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排名出炉重庆

城市开放程度的提升,与营商环境优化息息相关。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营商环境是城市开展区域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区域和国际竞争的重要背景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打造开放型经济、提升对外开放层次与水平的题中之义。

年12月3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报告显示,重庆位居全国营商指数排名第5位,仅次于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四大一线城市。其他进入前十名的城市依次为成都、南京、杭州、长沙、武汉。

其中,深圳从去年的第三名跃升至排行榜首位,上海从去年的第四名上升至第二名。成都去年排十名开外,今年则排名第六。杭州比去年下滑一位降至第八,长沙则跃居第九。

据了解,上述报告采用软环境、基础设施、商务成本、市场环境、社会服务、生态环境6个指标进行测算,具体每个指标下再细分选项。与上一年营商环境指数测算相比,今年增加了每千人市场主体数、常住人口增速等指标。重庆取得该成绩,与其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等指标表现良好有关。

据测算,重庆基础设施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四,排名上海、北京、广州之后,超过深圳。市场环境指数排名全国第五,位居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之后。比较去年,重庆这两个指数都上升了一名。

报告显示,基础设施指数使用机场航空吞吐量、全社会货运量、公交车数量、道路面积、轨道交通、移动电话数量作为分项指标。

其中,重庆年航空客流量为.52万人次,排名全国第八。另外,、全国城市全社会货运量第一、二名分别是广州、重庆,两地经济总量在全国第四、第五,反映了两地作为华南、西南的中国重要门户地位的凸显。

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国际化开放城市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在于这个城市的布局,比如重庆提出向西开通国际专列线路,其在全国货运量得以后来居上。

数据显示,自年1月重庆率先开通中欧班列(原称“渝新欧”铁路)以来,中欧班列(重庆)已累计开行班,成为全国首个突破班的中欧班列,共运输货物超过16万标箱,货值已逾亿美元,进出口总值已占全国所有中欧班列的35%。

11月12日,在中新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两国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其中,中新(重庆)项目旗下的南向通道正式升级并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未来,两国将基于这一合作,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成为衔接“一带”与“一路”的国际贸易新通道。

在全球互联互通时代,基础设施的联通将帮助城市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这将决定城市竞争的未来。报告提出,从基础设施看,东部、西部和中部很多城市发展空间仍很大,很大基础设施欠缺的城市应该加大投资机会。目前,多个城市都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庆也在加速建设米字形高铁,大力发展布局国际航线。

根据规划,到年,重庆全市路网在建和建成总规模达到公里,其中高铁里程公里,将形成以重庆枢纽为中心,“米”字型高速铁路通道为骨架,“两环十干线多联线”普速铁路为支撑,连通欧亚、通达全国、畅通周边的现代化铁路网络体系。航线方面,截至年10月,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航线总数为条,通航城市个,已开通国际航线77条(直飞航线70条,占比90%),其中客运航线63条、货运航线14条,通航5大洲24个国家、共计57个城市。到年,我市开通的国际航线将达到条,主要利用重庆的区位优势,重点向西、向南发展,构建欧洲—重庆—东南亚—澳新、东北亚—重庆—非洲(南亚)、南亚(东南亚)—重庆—北美三大中转通道,建成面向“一带一路”的核心国际航空枢纽。

此外,报告提出,各个城市也可以拓展国际货运线路,成为跨境电商物流、仓储、消费体验的旅游等跨境电商中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报告发出预警,认为年部分城市营商环境排名会下降。根据目前最新数据显示,年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重庆、天津、贵阳市场环境排名可能下降。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加上外部存在不确定性,以及国内深层次问题矛盾凸显,一些城市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会突出,如果一个城市不尽快转为靠科技内生动力发展为主,不降低房价等成本,不加快改变产业结构,将使得一些城市在千舸竞发的经济比赛中掉队。

事实上,重庆已意识到这个问题。自去年11月以来,重庆大力推动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这吸引了腾讯、阿里巴巴、紫光、华为、华润微电子、中国电科等一大批国内重量级的创新型企业先后来重庆布局。

为了有效弥补重庆创新资源不足,加快西部创新中心建设,重庆还在加快引进高校科研机构,推出重庆科学城和两江协同创新区,帮助重庆进一步完善升级创新版图,更好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人才资源,提高重庆科教实力和科研创新水平。

目前,重庆已吸引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海内外高校一批重点项目落地重庆,美国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已达成一致意向。

计划到年,重庆将力争引进国内外所以上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以多种模式落户重庆,最高支持额度达万元。

报告还指出,年商务成本指数排名中,很多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可能会逼近一线城市,这使得这些城市竞争力下降。比如年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房价在下降,但是杭州、广州、成都、西安、武汉、福州、青岛、重庆等城市今年前三季度房价上升明显。

报告建议,各个城市要加快改善营商环境,其中一些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需要严控房价。营商环境获得持续改善的城市,目前最核心的任务之一是降低土地成本。同类级别的城市,如果处于房价洼地,对创业者以及各类投资有吸引力。

这里以长沙为例。长沙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51亿元,相比南京、杭州、武汉、青岛1万多亿元的水平差别不是很大。长沙没有像武汉、西安、成都、杭州、深圳特别高调吸引大学生落户,也没成为大众眼中的网红城市,但长沙无论是在市场主体注册新增数量,市场主体注册存量、投资额、吸引人口流入方面,均在全国靠前,这与该地呈现全国房价洼地、投资成本低有很大的关系。

对比厦门,年厦门商品住宅每平方米价格在4万左右,已经远超杭州。厦门房价收入比位居全国第一,接近29,就是说夫妻双方按年职工工资收入之和,需要29年才可以买一套年价格的商品房。厦门作为副省级城市,高房价正在扼杀城市活力。

城市能否吸引高校毕业生落户,能否留住年轻人,将决定城市发展的命运。郑州、武汉、成都、西安、长沙、南京、杭州、合肥、青岛、沈阳等城市,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如果有较大比例的毕业生留在本地,有助于改善当地的劳动力结构和创新发展。

另外,各个城市应该做好区域定位,成为特定门户城市。从年城市营商环境看,京沪深广所以排名靠前,有各自的独特优势。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科技、国际交往中心,是国际交往的门户。上海是中国金融、国际航运、国际贸易、经济、科技中心,是首个自贸试验区和首届进口博览会年会举办地,是中国的开放门户。深圳作为全球科技应用成果转化中心,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门户。广州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国最高,是全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所在地,是中国商贸发展的门户。

报告建议,各个城市要为新兴产业提供宽松政策环境,加快放开对部分行业的限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私人飞机、低空产业等存在巨大需求。地方政府部门要少干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就是对企业最大的支持。同时,要大力放开行业准入门槛,放开注册和营业前置条件限制,实施承诺制来代替一些繁琐的前置审批。

来源: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央广网、网络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