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教国内首个高校舞台技术制作与歌剧制作专

12月23日,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就开展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在上海大剧院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资源,以产学融合模式,重点培养歌剧制作和舞台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据悉,此次开展定向教学的两个专业培养项目,在国内高等院校中属首次设置,填补了国内艺术类学科在教学培养方面的空白,这也是上海文化艺术领域在加大产教融合上的又一重要举措。

此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主要包括艺术管理(舞台技术制作方向)和艺术管理MFA(歌剧制作方向)。其中,舞台技术制作培养方向更加注重前沿科技,以技术促进艺术表达及呈现。

据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介绍,艺术管理(舞台技术制作方向)作为艺术学和工学交叉的“新文科”专业,主要培养在舞台技术及剧目制作领域从事剧场及舞台设备的使用、管理、控制、呈现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而艺术管理MFA(歌剧制作方向)则以歌剧制作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课程拟体现歌剧艺术各个领域的具体要求,构建更专业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黄昌勇说,此次联合培养计划将打破单一课堂教学的模式,让更多学生走进剧场,获取一线实践的经验。“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将组织下属院团、剧场专业人员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项目实践资源,课程教学半数将在院团剧场完成,课程内容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实现学生职业生涯出校园进社会的无缝连接。”黄昌勇如是说。

“学以致用”是此次联合培养项目的首要目标。比如,在舞台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要求50%以上的课程用于剧场实践,学生必须在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所属剧场学习和实训。再如,学生将跟进院团演出项目,进入院团灯光舞美制作库学习,从源头掌握舞台技术项目的全流程等。而歌剧制作专业的课程则将与上海歌剧院、上海大歌剧院工作项目充分融合,学生至毕业前需参与2至3个歌剧制作项目,完整参与一部歌剧制作项目,并参加上海大歌剧院开幕筹备工作作为毕业实习。

值得一提的是,为打造产学融合的全新模式,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也将调动各方资源,充实专业教学力量。据悉,未来,将有来自国家大剧院、上海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巴黎巴士底歌剧院、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台中歌剧院等艺术机构的知名学者和演艺专家以不同形式参与教学授课。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下辖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上海歌剧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民族乐团等六家剧院和院团,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大歌剧院,具有集成、整合演艺行业资源的强大优势。面对未来创作演出及剧场运营的发展趋势,对文化艺术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提前谋划布局,下好人才培养“先手棋”。

今年3月,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抓好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即表演艺术人才、剧目创作人才、剧院运营管理人才、舞台技术人才、市场拓展与营销人才、互联网人才等。此次与上海戏剧院开展的联合培养人才项目,针对的就是行业内较为紧缺的歌剧制作人才和舞台技术人才。

“此次合作办学在中央和上海人才工作会议的背景下进行,也是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进一步落实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要求,培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张颂华说,从中国现代剧场运营管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舞台技术专业的学科目前处于空白。但随着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剧场空间版图的不断扩大,舞台专技类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时不我待。“当下,舞台技术和应用不断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大批重大文化设施特别是现代化的剧场也将陆续建成,培养与之相匹配的运营管理和内容制作后备人才是当务之急。”

据了解,目前两个专业的招生工作将陆续启动。舞台技术制作方向为本科学历,招生对象为年上海地区春季高考生,学制4年,首届拟招录20人。歌剧制作方向为研究生学历,面向全国招生,对象为年本科毕业生,学制3年,首届拟招录27人。

(文中图片为活动现场,摄影:刘佳奇)

责编:吴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