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
近年来,中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年,卫生人员总量达到.3万人。其中,基层机构卫生人员数量从年的.7万人增加到年的.2万人。在基层机构卫生人员中,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9万人增加到.5万人。
中国医师队伍支撑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中国成为“全球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排名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表示,要进一步扩大医师、护士、药师、技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规模,优化专业、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布局,加大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和使用的力度,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县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的倾斜政策。
全国医师数量接近发达国家医师配置水平
目前,中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用愈发明显。但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要遵循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激发人才活力,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医教协同改革,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可靠人才保障。”国家卫健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表示,一方面推动医学教育纳入法治化保障,一方面持续加强全科、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人才培养。
截至年底,全国医师数量已达到.7万人,千人口医师数达到3.04人,数量接近发达国家医师配置水平。
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人才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医务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从顶层设计方面,年多部委印发了针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基层也做了许多新探索。
“医院,我们建立了遵循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办法。”医院原院长刘新民说,首先就是破除“唯论文”,提倡重临床。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该重点评价其临床工作数量、创新成果、实际贡献。
“临床工作评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刘新民说,我们通过大数据为医生“精准画像”,从工作数量、质量、疑难病例处理三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定位临床医生的工作能力,通过病案首页直接获取医生的临床工作情况,将门诊、住出院等临床工作数量作为医生申报职称的门槛条件。“将病案作为评价临床工作质量的重要载体,用抢救、疑难病案来分析、考察医生的工作能力,既客观准确,又减轻了申报时的麻烦,解决了以往‘有指标、难收集’的困境。”
此外,刘新民表示,在人才评价、晋升中,会优先考虑到承担国家重任的医务人员,比如援疆援藏、健康扶贫、抗击疫情。对于违反医德师风、学术诚信的人员,在职称晋升中则是一票否决。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
“强基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和工作内容。加强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我们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重要工作,努力把患者留在基层。”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表示,其中一条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壮大基层卫生人员队伍。
具体来说,一是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7万余名,其中3.5万人已到基层服务;二是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3余万人次;三是增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15.4万人考取相应资格;四是实施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各类基层卫生人员59万人。另外,这两年,落实医学专业大学生免试注册乡村医生,超过名大学生进入乡村医生队伍。
医院,有的基层医疗机构面临人才“招不进、留不住”问题。对此,河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许钢柱表示,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方面,该省一是加强培养,把人才引进来;二是落实待遇,把人才留下来;三是改革职称评聘,拓宽人才发展空间。
特别是在加强乡村医生待遇保障方面,河北主要通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和“乡聘村用”,解决乡村医生工资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截至目前,该省纳入一体化管理的名乡村医生全部缴纳了养老保险,有效解决了乡村医生期盼已久的养老保障问题。
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市黔江区,与中西部大多数地区一样,卫生资源尤其是卫生人才相对不足。
对此,黔江区区长周恩海表示,该区始终把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一是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名。二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选送名医护医院进修访学。三是拓展人才的使用渠道,加快医学专业平台建设,支持紧密型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内医务人员有序流动,建立基层医务人员进入城区工作的遴选制度。
为村医队伍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数据显示,从—年,在全国村卫生室工作的村医总量在不断下降。因为农村人口减少了,所以提供服务的医生减少是合理的。但从另一方面看,每千农村居民的村医数从年的1.25上升到了年的1.3,人均村医数是在提高的。
那么,作为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国家下一步将如何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对此问题,聂春雷首先对乡村医生这个概念进行了辨析。“乡村医生是在村卫生室向农村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但是不具备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仅有乡村医生证书的这批人。”他说,从历史沿革来说,这批人是从过去的赤脚医生逐渐演化来的。
但是,在村里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不仅有乡村医生,还有一些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把乡村医生转化为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聂春雷说,乡村医生数量从年的万下降到了年的67万,但是村医队伍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从23.3万上升到了47.6万,这说明乡村医生在减少,但是在村里为老百姓服务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在增加,总数没有减少,而村卫生室向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员素质能力却有了明显提升,这是一个向好的现象,也是我们期望的结果。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在村里为老百姓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村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委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将村医队伍建设纳入整个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发展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努力推动把地方成熟的经验上升为国家的政策,为村医队伍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要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分类解决村医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聂春雷说。
积极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
在社区,家庭医生是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5万名家庭医生,组建43.1万个团队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
“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之后,能够获得基本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健康指导等多项服务。”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亚兰说,以朝阳区为例,推行的是“1+6+N”特色家医签约服务模式,1是基本服务包,适合普通人群,服务内容包含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一般健康管理;6是个性服务包,主要针对的是六类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0—6岁儿童、孕妇、产妇、残疾人以及慢性病患者,对他们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慢性病的随访,包括老年人的体检,妇女儿童的预防保健;N是定制服务包,针对的是民政、残联等部门认定的特殊人群。
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大病转诊、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服务的同时,还承担流行病学调查、隔离人员管理、核酸采样、疫苗接种等工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确保服务质量和签约居民获得感、满意度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积极扩大签约服务覆盖率,逐步建成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制度。到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
文/熊建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