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光影给中国电影

年12月22日,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央视网联合主办的“光辉影史颂辉煌”《行进中的中国光影》研讨会在央视网举行,主创团队、专家和人民网、中新网、国际在线等十余位媒体代表就该纪录片的策划、创作、传播等进行研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部副主任、《行进中的中国光影》总制片人闫东、电影频道总编室主任董瑞峰、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院研究员孙佳山、副研究员林琳、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电视传播研究部副主任赵先权和总导演曲新志、执行总导演孔媛媛等节目主创出席研讨会。

从12月14日起,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的16集大型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光影》在科教频道播出。该片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在第十届文代会、第九届作代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以电影类型片的视角,对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在创作、生产、基础建设、市场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梳理,同时也以电影史的视角对十多年以来中国电影出现的电影文化现象、潮流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部副主任、《行进中的中国光影》总制片人闫东表示,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光影》是迄今为止中国电视界最大的一次电视体的电影评论的项目,是对中国电影的赞美诗和启示录,以纪传体形式分别对主旋律电影、青春片、爱情片、历史题材与人物电影、战争片、警匪片、魔幻片、公路片、动画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武侠片、喜剧片、悬疑片、艺术片、纪录片十五种电影类型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发展与变迁过程进行了客观翔实的描摹,同时也对每一种电影类型的时代特点和创作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全片具有浓厚的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气质和品质。该片全景呈现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波澜、最为华彩的时期,对近十多年的中国电影史进行叙事和个性化表达,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和当下性。该片对优秀中国电影的梳理、解读和赏析,是普通电影观众的一次观影指南,也是中国电影文化的规模化普及,更是对电影观众审美的普及。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从“观众好评、学术巡礼与深情凝望和电影史”三个角度进行点评,认为该片“非常难得、非常客观的分析中国电影”,具有中国电影学术巡礼的重要意义,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该片“格局大、文献性强、有一定的历史感”。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认为该片对中国电影的各种类型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体现了中国电影多元化的生态格局;该片的内容和形式不仅可以走进学校课堂,还非常适合跨媒介传播,尤其符合新媒体网络传播特点。电影频道总编室主任董瑞峰认为该纪录片是对优秀中国电影的重温和梳理,也是对过去15年中国电影全面市场化改革经验和成绩的客观总结,建议制作第二季,继续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化和延伸。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佳山认为中国电影是讲述中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光影》不仅是对我国新世纪以来电影产业化改革经验的梳理和总结,更是对用电影讲述中国故事的学术化总结,真正触碰到中国电影本体。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林琳认为该片“以敏锐的艺术触觉,巧妙的构思和个性化视角对优秀电影画面进行二次剪辑,并以深入浅出,百姓易懂的通俗语言生动有趣的加以解读,解说词与画面之间衔接精准到位,凝练流畅,使那些我们曾经在影院看过的电影有了新的看点、亮点,赋予观赏性。”

总导演曲新志和主创团队谈到了该纪录片的基调“学术化的背景,散文化的笔调,故事化的叙事,电视化的表达”;并谈到主创在制作过程中反复打磨解说词,使解说词实现精炼、犀利、专业学术、个性化和平实的融合统一;主创从多部电影的海量影像中精挑细选画面素材,在编辑制作过程中力求把握画面和解说词之间相得益彰的融合关系,使普通电影观众和电影研究者等专业观众都能受益匪浅。

据悉,截至到发布会前12月21日中午12点,大型系列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光影》播出7集,在央视网多终端覆盖人数累计超过5亿,节目全网收视次数近万,收看人数约万,节目内容在联合传播平台发布内容60余条,播放量超过万,覆盖今日头条、手机百度、秒拍、微博等渠道,其中微视频“我要为47位战友证明”全网播放量超过万,微视频“《战狼》吸纳好莱坞类型故事”播放量约万,《行进中的中国光影》在新浪微博的话题阅读量已超过万。

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光影》将在科教频道继续播出(央视科教频道(播出时间:12月24日-28日22:01,29日22:59),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