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入阵曲》
公元年,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围困,齐武成帝急诏各路大军去解洛阳之围,在三军突破周军围城打援的第一道防线后,兰陵王高肃亲率五百名精骑,乘胜冲入周军重围,直抵金墉(洛阳)城下。守城军兵不敢冒然开门,一则担心有诈,再者北周之军水泄不通,区区五百人如何冲破重围?于是要求兰陵王除下面具以辨认,当兰陵王依言除下面具,果然是兰陵王!其时其地,兰陵王的神勇就化为绝处逢生的巨大战力,守城齐兵军心大振,内外夹攻,溃重围、败周军,解了洛阳之围。史书记载:北周“丢营弃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
为歌颂兰陵王,将士们集体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伴有吟唱和简单戏剧表演,风格悲壮浑厚,古朴悠扬,属于军队武乐,是中古文艺代表性作品之一。兰陵王高长恭因貌俊美,为阵前震慑敌人,做凶恶面具戴之,战无不胜。所以《兰陵王入阵曲》表演时佩戴凶恶面具。
该曲名为“大面”,记于《教坊记》。后传入民间,流传广泛。
后来,传说唐玄宗李隆基定其为“非正声”,下诏禁演,以后国内渐渐失传。
不管怎样,《兰陵王入阵曲》到底还是失传了。
但《秦王破阵乐》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已经大规模上演的,而非玄宗朝。首演是在贞观元年。见《旧唐书—音乐志》
南宋时期演变为乐府曲牌名的《兰陵王慢》,有越调和大石调之分。用越调演唱时,分三段,二十四拍,毛开在《樵隐笔录》里说“至末段,声犹激越”,还有“遗声”可寻。(四库全书未见此书,倒有《樵隐词》,中未见有关《兰陵王入阵曲》记录。而大石调演唱的《兰陵王慢》,则分前后段,十六拍。按王灼《碧鸡漫志》说法,已经“殊非旧曲”了。(这个说法准确,四库全书《碧鸡漫志》确有此说。)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制作的专辑“寻找《兰陵王入阵曲》”记录了日本保留下来的《兰陵王入阵曲》。年9月6日,也就是该曲问世年后,在邯郸市组织下,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等人率领的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供奉演出了此曲。至于是否是当年的《兰陵王入阵曲》确乎无从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