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要有温度,历史要有态度央视解码科

为响应“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号召,为加大鼓励电视频道在黄金时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经济类节目的播出数量和频次,近两年,在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以科学普及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迅速占据市场,因其趣味化的新颖魅力也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好评。从今年年初开始,一档由央视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打造的科学节目《解码科技史》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节目在坚守“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创作原则的同时,以独特的视角、轻松有趣的科普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更让躺在教科书中的历史活起来。“小而精”为传播科学寻找突破口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档以科技史为主体内容的科学节目,《解码科技史》以讲述人类科技发展史的故事为主题,整个节目从人类科技发展史上选取了观众们耳熟能详的科学事件进行重新的科学解读,发掘了很多熟悉事件背后的趣味细节和故事,传达了人类探索未知、创造知识财富的启迪和思考。相较于如今很多节目将目光聚焦于自带流量的明星大咖,这档节目着力让每期主讲的科学家成为节目中真正的主角,虽然维持了小成本的制作路线,但论及节目的科普内核和格局,《解码科技史》走出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路。当下,我国正处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节点,我国科技进步的成果也尤为丰硕。在此背景下,《解码科技史》将目光聚焦历史中那些改变人类社会的重大科技成果,让我们看到每一个热爱创新、热爱科学的个体成为着时代的主角。品味科技史受益千万家科技类节目首要目标当属保障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解码科技史》中会出现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权威学术机构科学家的讲解。同时,为使高冷的科技被大众所接受,让看似遥远的历史“回到”我们身边,《解码科技史》的主创团队,在大量观摩国内外各种节目样态、反复研讨论证后,确定了新颖的节目样态,打造了独特的科普表达方式:“边聊、边玩、边看”。在节目中,主持人会围绕主题拆解出层层递进的三四个问题,对来自各行各业的嘉宾进行互动提问。这些嘉宾会与荧屏外的观众一起在故事情景中思考、一起体味科技发展史的奇闻趣事,无论是观点、言论还是所做所想都和普通观众们站在同样立场,增强了节目话题讨论的代入感。另外,节目中穿插着不少生动活泼的外景体验类短片和对科学进行趣味解读的动画,也为观众努力营造着轻松有趣的氛围。在《解码科技史》的节目中,担任科学主讲人的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就聊起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会产生的误区——“蒸汽机是谁发明的?”无论是街采中随机采访的路人还是现场的嘉宾,大家都能异口同声的回答——当然是瓦特!但通过吴国盛的讲述,早在多年前,古希腊的数学家希罗就发明了一种叫“汽转球”的装置,它才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台“蒸汽机”。这样的反常识性话题,让不少观众大跌眼镜,也激发了想跟着节目去一探究竟的动力。自古人类对温度的概念就颇为深刻,而温度又是对生物生长最具影响的环境因素。在“温度计的前世今生”这期节目中,科学主讲人通过对古代测温装置的复原和重现,让嘉宾与观众更加直观地体验了实验的奇特构思和巧妙的设计。从中国先秦时期发明的测试季节冷暖的“冰瓶”,到伽利略发明的第一支温度计以及他的助手托里拆利、法国天文学家布里奥对温度测量装置的改良,“一只小小温度计的前世今生”,穿起了科技史不断演进的过程,从我们身边不起眼的小物件中,描绘了无数科学家在推动科学进步时的艰难曲折。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其实,一段好的科技史也可以品味一时、受益一生。在“遗传的奥秘”这期节目中,从事科普创作并荣获“科幻星云奖”的生物学家叶盛就讲了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的故事。家境贫寒的孟德尔,21岁便做了修道士。但他并没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却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潜心研究了8年时间,最终他通过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相比之下,对于每遇到难题就发出“欲上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感慨的当代人,这种匠心与恒心恰恰是我们最缺乏的。在这些小故事中深掘对个体、对社会有益的正能量,成为《解码科技史》始终在践行的价值标准。让躺在教科书中的历史活起来从打造“小而精”的节目内容到新颖的科普形式与节目立意。整个节目也在遵循着“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当提到为什么要制作这样一档节目时,主创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今天从故纸堆里翻出这些科学家的奇闻轶事,为的是让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能带给我们今天的启迪和思考,这才是更有意义的科学传播。这些科学故事背后传达的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人类知识财富的创造,才是对今天更有意义的借鉴。”“观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这档节目并没有停留在简单地重现科学家生平和发明故事的层面,而是要将科技历史的发展、传播、飞跃乃至跨文化碰撞的重要节点、重要时刻展现出来。让人们发现撬动科技大爆发的杠杆另一端,往往就是那些小人物、小创想、小执着。《解码科技史》真正“解码”的是科学发展的复杂性,也让观众感受到科学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大众参与,从而激发全社会创新的热情。每个人都可能是历史的参与者,决定和影响着未来的结果。就像节目每次开场主持人都会讲出的一句口号——“让躺在教科书中的历史活起来”。我们需要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科学珍存走近百姓、走进当代,我们最乐于看到的是观众们能在其中汲取精神上的滋养。《解码科技史》制片人冯其器讲到,“节目是以科学史上的一些传奇故事为切入点,试图为观众展现出故事背后那些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波澜壮阔的历程。节目内容以独特的视角、轻松有趣的方式解读了科技的发展历程、科学家的喜怒哀乐、科技创新的时代意义,促进公众真正理解科学。由此实现了从科学小故事到科技史的升华。”自1月28日《解码科技史》首播至今,我们已经看到了涵盖天文、物理、医学等科学领域的10余期节目内容。伴随着节目的热播,《解码科技史》也越来越诠释着唯有“小大正”,方能“高精尖”。一个节目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内容,将温暖、阳光、正能量的价值观传达给观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6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