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成都)科学城正加快成型起势
赫赫赤乌,摩挲星辰;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年前,古蜀先民在0.02厘米厚的金箔上,创造出了太阳神鸟。古蜀先民对宇宙的浪漫想象,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以及巧夺天工的极致技艺,震惊世界。
年后,太阳神鸟振翅新飞翔:成都籍航天员叶光富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天宫”。“神舟”系列的每一次造访太空,“成都造”关键性精密部件、材料都万里同行。
跨越年不断延续,成都一直是一座富有创新创造基因的城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成都把握时与势,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坚定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事关战略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五年征程,行稳致远——成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39位,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个,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3倍……
4月26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大会描绘了成都下一个五年的蓝图,指向一座城市和万人更好的未来。
坚持把创新作为赢得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增量,成都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开幕式上,“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的声音,激起现场阵阵掌声。在党代会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关键词,更是数十次频密提及。
全面建设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将坚持把创新作为赢得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增量,一手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手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培育多元创新主体,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打造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跑出成都加速度。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策源地服务战略大后方
成都城南,兴隆湖畔,湖心生态成势、湖畔创新成林的城市画卷已然呈现——
环湖而行,一条名为群贤街的道路不久前刚刚迎来了新“住户”——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不远处,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四川天府新区宇宙线研究中心正加紧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预计将于今年9月开学……从0到1,从无到有,众多顶尖科技平台、科技企业加速入驻,西部(成都)科学城正加快成型起势。
如今,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创新布局和主体功能初步形成,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年6月,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正式揭牌,天府实验室短短半年多时间,已从“零的突破”变为“组团出道”。目前,核心区域已聚集“中科系”“中核系”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5家;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项目开工……
5年来,成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城市创新策源能力稳步提升,“国之重器”、各类重大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蓉城大地“拔节生长”——填补西部空白的成都超算中心建成,并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国家超算中心;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两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成都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12家,实现成都13年来国重实验室零增长突破,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家。
抓创新谋未来,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步入新征程,成都将着眼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高标准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学城,配合科技部编制出台《西部科学城建设方案》,制定科学城总体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专项支持政策;启动电磁驱动聚变、跨尺度矢量光场两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
“年,更多‘为国铸剑’的战略科技平台将落户西部(成都)科学城。”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高水平运行天府实验室,年内挂牌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推动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实体化运行。
超大城市孵化创新梦想
建圈强链打造科创“成都军团”
4月12日,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至此,成都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增至14家。
海创药业自成立以来,“科创通”破解新药研发燃眉之急。
培育多元创新主体,五年来,成都科教资源优势转变为创新发展态势,创新活力迸发。市场主体总量实现倍增、达万户;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3倍、达家。
蓉城四月,大树吐绿、湖岸看柳。同样成长绿意葱茏的,还有五湖四海来蓉创新创业的企业,他们在这里迅速生长。
成都,这座超过万人的超大城市,“孵化”着创新创业梦想,更让这些梦想,从新芽成为参天大树。我们聚焦朝气蓬勃的创新森林,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