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警察学院
科教融合成果展——《Python程序设计》
basicinformation
1
1
课程基本信息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是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二年级(上)学生的专业基础课,48学时,3学分。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承接一年级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同时为后续《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网络攻防技术》《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等网安专业学习奠定基础,为培养网安应用型人才起到核心支撑作用。经过三年的建设与研究,课程于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teachingteam
2
教学团队介绍
Python教学团队成立于年。团队成员均为python课程体系的实际授课老师,来自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系和大数据研究院两个系部。现有专任教师5名,其中副教授2名,讲师3名;博士3名,在读博士2名。
教学团队成员
Characteristicinnovation
3
1
课程改革特色创新:
本课程以“新工科”建设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从课程目标、内容、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各教学要素协调统一,探索形成了“知识型+能力型+项目型”混合式教学路径。
混合式教学路径图
teachingeffect
4
教学创新效果:
学生学习成效显著:
1.学生学习投入度明显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每周课后用于Python学习的平均时间从3.5小时提高到6.5小时,作业完成率%,学习兴趣提升明显。学评教中99%的学生认为课程让人受益匪浅,%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方式生动。
随着改革的深入,学生挑战的项目内容逐年丰富、难度逐年提高,如《**中学学生跳楼事件舆情分析》《基于朴素贝叶斯的诈骗短信自动识别系统》《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可视化》《计算机自动漏洞扫描》等项目,都已达到优秀毕业设计的水准。项目库逐年扩充,仅年,学生开发设计项目达21个。
2.学习主动性和专业认同感明显提升。
年教改后问卷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85%的学生认为课程结束后会继续完善项目开发,积极参与后期“新苗计划”等各类项目申报活动;56%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得到提升;91%的学生认为专业认同感有效提升。
3.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成果斐然。
第一次改革,86%的学生成绩达到良好;第二次改革加大试卷难度,仍有86%的学生成绩为良好,其中49%的学生成绩为优秀。学生通过项目学习积累了项目开发经验、提升了综合应用能力,年,学生参加各类赛事成绩喜人,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省级奖项6项,“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国家级1项、省级37项,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校级8项等。
教师团队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教师团队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优化和教师模式实践能力方面都有明显地提升。教师在具体教学时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资源建设时更加注重“高阶性”和“创新性”,在教学反思时有更多数据支撑。
课程开设三年来,课程负责人获得学校首轮“科教融合”讲课比赛特等奖,两轮教学改革均获评优秀项目,主持完成省部级教改项目一项。
教学资源库持续更新:
经过三年的教学积累,教学团队建设了丰富的线上资源,包括:个基础知识类的微视频共计分钟,43个项目教学微视频共计分钟,多道作业习题、数百道不记分练习题、32个PPT、若干试卷库和代码等。此外,教学团队积累和持续更新线下资源,包括思政素材库、网安案例库、优秀学生项目作品库、优秀论文库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value
5
1
推广应用价值
科教融合成果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于年获批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主讲教师以本课程参加校第一届“科教融合”讲课比赛荣获特等奖
主讲教师主持完成“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项目一项
主讲教师主持的“科教融合”教改获优秀项目
主讲教师为全校教师开展“精彩一课”讲座
主讲教师发表教改论文《新工科背景下SPOC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综合实验案例设计》
主讲教师课程广受好评,年开始为全校非网安学生开设《Python程序设计入门》,为创新班学生开设《Python程序设计》,形成辐射效应
ZJPC
·浙江警察学院·
供稿
教务处、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系、大数据研究院
编辑|朱彦豪
责编|姜凯伟
Copyright?-浙江警察学院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