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文化发展至巅峰,伴随铁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铜器被替代。而铜炉作为古代铜器中一种,凭借其独特实用性与艺术价值流传至今。
铜炉初期为暖炉,器型精巧,把玩于股掌之中,既可取暖,亦美观秀气。
暖手炉只适用于贵族之间,作日用器物。汉代以后,达官贵人开始用铜炉温酒,一般是酒壶在上,炭炉在下,既能够分离,又能够合体,极具实用性。
陈巧生手炉椭圆大号款[编号:]
但这样的铜炉并不能够满足贵族的需求,所以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熏炉应运而生。
汉晋时期,博山炉的出现丰富人们熏香生活,可作日常熏香、除秽、熏衣、取暖的功能。
带座螭龙耳熏炉(栗壳色)[编号:]
明代以后熏炉,开始分化。将熏和炉功能进行明确划分,香熏炉成为达官贵人的奢侈品,火炉则专门用于取暖,而香薰炉中,又以明代宣德炉最为有名。
宣德炉被誉为器型之首,具有其不可替代性。明代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制作而成,采用暹罗国(今泰国)进贡的风磨铜,再配金银、铅、水银等金属锻造。宣德炉器型经典,铜质精良,素有“宝色内敛,珠光外现”的美誉。
经典宣德炉套装[编号:]作者:陈巧生
时光荏苒,光华不复,沉淀下的便只有器物。
铜炉发展至今流传下的宣德炉器型极少,只能在拍卖会上一睹风采。古老技艺已经失传,想要追寻古人的脚步,再寻历史足迹,着实艰难。
可偏有人迎难而上,为“寻”传统制作工艺耗费八年时光。他就是陈巧生。
说起陈巧生,为人熟知的便是收藏家马末都那句“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的盛赞。从此,一战成名,成为享誉中外的“铜炉泰斗”。
陈巧生初遇铜狮
陈巧生出生铜炉世家,祖上清代开始便从事铜器、铜炉制作,为陈氏铜器技艺制作第三代传人。
自幼耳濡目染,使得陈巧生潜移默化中与铜结下不解之缘。父亲无心牵引下,狮子林初遇铜狮,历经百年铜狮失去往日光泽,却依然透着浓浓神韵,只一眼,陈巧生便下定决心将来一定修复此铜狮。
陈巧生修复宣德炉
修复宣德炉前期遭遇三大难题。第一,看似器型简单的宣德炉,其实线条讲究,工艺繁杂,想要弄清楚并非易事;第二,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失传,流传下的资料文献记载有限,只能从失败的经验中不断总结。第三,结果难以预料。
顶着这些压力陈巧生坚持下来,历经八年,制作出第一个宣德炉复制品。这款在陈巧生手中诞生的仿制宣德炉被拿去给专家鉴定,甚至被文物专家鉴定成真品。
十年磨一剑,陈巧生做到了。
陈巧生制作宣德炉
铜炉制作需要循序渐进,从最初的画稿到成型,需经过刻画、挂沙、烤馍、铸造、打磨等诸多环节,都是匠人一一实施。
搪蜡。将蜂蜡、牛油、松香配置成的蜡料煮蜡液,再将蜡液分七八次浇母模,均匀摇动,使得蜡液凝固在母模的肌理之中。
如此做出来的蜡形状,代表了铜炉最后出炉的形状,蜡模凝固后,就开始精细雕刻,盖口咬合,出烟的设计,都需要在这一步完成。
模具制作完成之后需打磨外模,又叫做挂沙。将炭灰和细泥按照比例调成泥浆后,涂在蜡模表面,再将粗细不等的石英砂,按照顺序挂在蜡模表面,经过多次反复后形成坚硬的外壳。
烤模流蜡。模壳经过高温焙烧,蜡模变成蜡液流出,模壳内部形成一个空腔,这样铸造出来的铜炉才能够浑然一体。
制作过程讲究一炉一模,炼铜浇筑过程最张力,整整雕了半年的蜡模,焙烧的时候强度不到,这个的模壳在焙烧时便会出现变形,所以一点风险都不能经受。制作完成之后,打磨光泽,韧度要达到孩子肌肤一样。
铜炉旁一千多度的高温令人窒息,陈巧生提起重达35斤的铜水,正是宣德炉时隔千年再次亮相的时刻。
“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一雕一刻尽显匠心。
陈巧生所制铜炉“巧生款”被当代收藏家称为“巧生炉”,严谨遵循古代失蜡法工艺,器型古朴端庄,工艺精湛,色泽莹润,充满灵气,宝光内敛,与明清时期的“宣德炉”别无二致。
从宣德炉到巧生炉,两字之差,是陈老师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真诚改写的,是从仿制者到创造者的跨越。
陈巧生也完成了小时候的愿望。
陈巧生受邀参加央视科教频道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用几十年来坚持,彰显匠人初心,采访中陈巧生仍旧保持低调谦逊的态度,谦称自己为“一甲子的小铜匠。”
从初遇铜狮,再遇宣德,彼此成就。宣德炉制作工艺被传范本,“巧生款”转为“巧生炉”,每一步看似简单,却都有迹可循。
如今回归初心,传播香道文化,传承和弘扬优雅的香文化,让香文化续燃下去,继续飘香千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