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科教频道近期推出的六集纪录片《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虽然首播时间被安排在夜间较晚的22点,但依旧让笔者眼前一亮,打起十二分精神熬夜看完。
李约瑟是谁?年出生的他是剑桥大学生物胚胎学博士、英国学术院院士,他提出的“李约瑟之问”引发了全球对中国古代科技和文明的全新解读。从抗日战争至改革开放之时,他九次到访中国,是七卷二十多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的主编和主笔。
这部纪录片的惊艳是由表及里的。且不说众多航拍的中英美景画面和与之相辅相成的知名古典音乐让人赏心悦目,首先是片头素雅的水墨动画和散布在各集中的水粉动画就很有特色,吸人眼球,中国风的形式运用让这部主题厚重的人物纪录片有了更多清新的气息。中国历史的沧桑画面、祖国山河的优美曲线、片中人物的肃穆肖像、敦煌飞天形象的唯美勾勒等,无一不激发视觉上的愉悦。还有梁思成招待李约瑟时在院子里抓鸭子的幽默画面、再现李约瑟与生物学家石声汉泛舟岷江之上吟诵《虞美人·听雨》时出现的大写意中国山水动画、还原李约瑟生命终点“最后一个春天”的场景等都让人印象极其深刻。
再就是片中出现了大量从未公开的史料和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冷知识”。李约瑟为了研究中国科技与文明,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图文资料。几十万字的笔记日记中记录了他从中国西南辗转前往西北考察沿途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其在当时日本占领区的缝隙中穿行而过,为了解中国航海科技史而遭遇的种种艰险……两千多张索引卡片里除了科学家,还有各色人物,比如苏轼,他不仅仅是大文豪,还和其他人合作写了一本药物学著作;比如杨玉环,她不仅仅是唐玄宗的妃子,还与皇帝一起赞助过当时的科学研究……近四千张珍贵的照片中有不少八十年前中国人熟悉但没有注意细节的生产生活场景,有缠绵病榻却依旧美丽的林徽因,更有当时身处乱世、被迫西迁至乡野寺庙中却依旧坚持研究工作的中国“最强大脑”:童第周、傅斯年、竺可桢等学术大咖及眼中满含热望的高校学子们……
不过,如果只有新颖精美的“包装”和独家的史料,《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还不足以成为一部一流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独树一帜之处在于它不仅故事性强、有历史感,而且与当下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有着紧密的关联。
我们不少人在了解了一些中外历史知识后,总有这样的疑问: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什么成为西方破除愚昧和黑暗的利器,成为其近代侵略中国的技术先导?而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却成了我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驱邪的爆竹、罗盘成了算命先生手中的“神器”?中国为何在近代科学方面没有什么发展,而最终让欧美国家“弯道超车”?其实,这些疑问李约瑟在七十多年前考察中国之后就提出了,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李约瑟之问”自提出至今,对其的讨论浩如烟海,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众多世界知名人士都参与其中。但是,纪录片没有对“李约瑟之问”进行直接的学术探讨和回应,它只是细腻呈现了一个西方顶尖知识分子受中国文化的吸引,排除万难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搭设沟通桥梁的故事。
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缓慢,一些学术研究在言必称欧美理论。如何恢复我们该有的自信,加快科技创新,实现在新时代的“弯道超车”,纪录片通过李约瑟的故事从两方面做了润物细无声般的回答:
首先是对本国文化和本职工作的热爱,这种热爱应该是一种执着,但不是偏执和投机。李约瑟来中国之前还未满40岁,却已经是明星学者。他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甘愿抛弃大好前程,奔赴当时正在饱受炮火蹂躏、十分危险的中国考察;其次是李约瑟的学术研究方法和路径是有借鉴意义的:刻苦的学习、实地的调研、大量原版书籍的参考阅读、严格的自律等。
以史为鉴,承前启后,把握当下。中国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并没有刻意表现这些,体现出一种大国无须证明和争辩的自信。它只是通过一位学者的故事给了观众一道科学的光芒,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