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教花开,香满南明贵阳十六中发展

白癜风应该忌口什么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7/5984335.html
年3月,南明区科技辅导员工作室在贵阳市第十六中学挂牌成立,并授牌“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科普教育示范点”;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南明区选拔赛中,十六中有8名同学获得区级一等奖,2名同学获得区级三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贵阳市第十届中小学机器人大赛暨首届人工智能大赛中,十六中10位同学获得市级一、二等奖,3位同学获得市级三等奖;在南明区人工智能竞技赛NOC专项赛中,35名师生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年参加NOC贵阳市第十六中学学生团队科学融入教育,梦想铸就未来。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第一环,近年来,贵阳市第十六中学大力开展科技教育,着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团活动,为校园文化不断注入新活力,同时辐射带动南明区其它学校,助力孩子们放飞科技梦想。学生在指导下开展科技活动从无到有 平台搭建开新局5台集控人形机器人装备、26台电脑、1台集控机器人发射器、几十张桌椅……看着贵阳市第十六中学科技社团崭新的全貌,很难想象两年前该社团还仅仅是一个概念。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两年时间,该校科技创新教育从无到有、从开始的默默无闻到蓬勃发展,仅科技辅导员就从最初的1人发展壮大到如今已有12人的“大部队”。乾坤日月当依旧,昨夜今朝却异同。学校以科技社团为抓手,搭建教师、学生成长平台,开展科技创新类课题研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并于年成为“南明区科技辅导员工作室”领衔学校。贵阳市第十六中学科技社团教师团队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了“南明区科技辅导员工作室”这个载体,工作室聘请由北京市、贵州省、贵阳市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顾问团,充实锻造本校科技辅导员业务能力。在科技创新团队方面积极开发、开设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培养优秀科技辅导员,开展丰富多样化的课外辅导活动,如举办科技周、科普基地研学、开展创新发明竞赛、以“垃圾分类、食品安全、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系列科普赛事活动。“新平台”很快收获“新成绩”。“南明区科技辅导员工作室”组织开展了全区层面的科技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以课题为引领,把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南明区中小学参加各类科技比赛的队伍从40支增加到90支,实现参赛队伍的翻番。厚积薄发,打造“科技南明”年以来,贵阳十六中一直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共荣获省级奖1个、市级奖19个、区级奖45个。学校被区教育局挂牌“南明区科技辅导员工作室”,并被授予“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科普教育示范点”。作为该工作室“引领带动校”,贵阳十六中每月举办不同主题的科技活动、积极协调各校参加一些科技比赛,以丰富的活动、比赛为载体着力推动南明区科技教育工作量质提升。贵阳市十六中学学子赴平塘天眼科普基地研学活动“学校科技教育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南明区教育局政策的引领,南明区科协的积极推动,一批热心于科教事业教师队伍和广大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南明区科技辅导员工作室领衔人、贵阳市第十六中学副校长吴学涛这样评价科技教育的“南明模式”。优秀的科技辅导员是科技教育的主体,是教学发展方式转变的“领头羊”和科技赛事取得优秀成绩的“带头雁”。贵阳市第十六中学科技活动周对家长开放每次工作室召开学习研讨会时,来自全区70多所学校的科技辅导员都会积极参与。各校间献计献策,共同研讨。通过“校内+校外”双融合开展科技教育及“教研+课题+赛事”三结合做好科技教育工作两个维度。 强化教学服务,研讨教学方法、开齐开足科普社团课、聚焦如何将科技教育融入其它学科教学中……目前,南明区各校的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中都有科技教育的影子。吴学涛告诉记者,科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校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科技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学校将继续弘扬科学精神、拓宽活动领域、创新活动方式,努力将科技教育打造成为贵阳十六中一个崭新的“新名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雯 潘国虎编辑 吴悦月二审 高纬时三审 李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