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最密切结合点,以及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本文在探究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意义与国际视野基础上,总结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创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在“双一流”建设中,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将以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目标导向,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意义
各国世界一流大学在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才集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培养人才方面,世界一流大学通过面向全球招收优秀的高中生,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本科教育,再通过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进而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才日后成为学术界、政治界和商业界的领袖。例如,哈佛大学为美国培养了5位总统、4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0位普利策奖获得者。耶鲁大学培养了5位美国总统和其他政治界、商业界领袖。此外,耶鲁大学还培养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创始人或首任校长,是真正的“美国学院之母”[1]。在吸引集聚人才方面,世界一流大学利用其广泛的知名度、充足的科研经费、优越的校园设施和良好的学术氛围等因素吸引高水平人才。以加拿大的世界一流大学为例,其联邦政府于年起斥资9亿加元设立了加拿大首席科学家项目,吸引和稳定一批优秀拔尖人才在加拿大大学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该项目对于加拿大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优秀人才、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促成人才从美国的“回流”起到了显著作用[2]。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国家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第五部分内容单列,强调新时代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3]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创新愈发重要,这使得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和核心命题[4]。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转型升级,《中国教育现代化》明确提出,到年,要实现“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5]。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有助于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获得拔尖创新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国际视野
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实行导师制和住宿制,并且非常注重本科生科研工作的开展,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探究式学习[6]。德国的“卓越倡议计划”特别注重评价德国顶尖大学的教学现状,要求德国世界一流大学的长期发展规划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