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贺齐鲁工大获16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为全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共获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16项,比年度增加5项,在全省奖励数量降低、申报条件和奖励标准提高的条件下,实现了重大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奖励的重要突破。在本次省科技奖励中,校(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8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牵头获奖数量和质量与去年相比均有较大提升。尤其是,在“含金量”非常高的省科技一等奖方面,校(院)获批2项,而全省只授予43项成果一等奖,充分体现了校(院)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作用。科教融合以来,校(院)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对外争取资源、对内激发创新活力的源泉,协同构建包含源头创新、技术创新、中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实现了校(院)科技创新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数据驱动的制造过程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获奖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

团队负责人:耿玉水教授

项目简介:

团队通过与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产、学、研、用结合,历经8年协同攻关,在制造企业的全流程运行优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首次提出了一种符合典型制造过程特点的群智能制造过程优化体系架构;首创了多目标制造网络群智能优化模型;创新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制造过程优化方法;突破了复杂制造过程全流程多目标优化关键技术。获发明专利8件,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制定国家标准2部,被三大检索收录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21篇。形成了数据驱动的制造过程优化理论技术,指导研发了制造过程优化管控平台。截至年12月,联合著名软件企业进行平台推广,累计销售收入万,并在装备制造、增材制造、化工、玻纤等典型行业的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成功示范应用,累计新增产值28.7亿元,新增利润2.5亿元,实现了制造全流程一体化联动优化,提升了生产经营优化的敏捷性和准确性。该成果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成为推动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促进了我国制造企业新一代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名称:大宗淀粉高值化加工创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获奖单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部

团队负责人:崔波教授

项目简介:

团队通过与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4家单位产、学、研、用结合,历经7年协同攻关,在淀粉高效改性、生产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等方面研究,取得重要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通过创新淀粉分子链段结构分子重排、酶法靶向定位、复合变性等技术,首创了健康食品专用的缓释糖功能性淀粉的分支酶靶向定位技术,破解了传统化学方法的酸溶剂用量大、时间长、环境污染等技术难题;创新了淀粉基食品包装膜的专用母料和专用增强剂的制备技术,开发出系列新型淀粉基抗菌活性食品包装膜;构建了淀粉熔融挤压后分子取向技术,在国内外率先制备出服役性能接近传统塑料制品的高性能淀粉基食用材料;创建了淀粉络合刻蚀三维网络/线性糊精分级技术,在国内外率先制备出性价比高的淀粉基载体/检测材料,实现了淀粉高值化加工技术升级。授权发明专利27件,发表SCI论文93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篇,ESI热点论文2篇,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2篇。在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江苏龙骏环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山东鲁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年共实现新增产值20.86亿元,新增利润2.54亿元,有效促进了淀粉产业链条向纵深化、综合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山东省淀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往期精彩回顾

—齐鲁工业大学—

全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来源

科研管理部

排版

卢梦潮

责任编辑

刘宽镇

编审

朱玉燕

终审

闫勇

新浪微博齐鲁工业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全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