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彤彤,一年里长高了十多厘米,妈妈起初很高兴,直到有次洗澡时意外发现孩子的乳房变大了,并且摸上去有小小的硬块,意识到可能早发育后,第二医院。
医生表示,彤彤子宫体积比同龄孩子偏大,卵泡已明显增大,孩子骨龄也超龄了3岁,是性早熟。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孩子未来的身高可能很难超过cm。
彤彤妈妈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平时她不给孩子吃油炸食品和补品。她怎么也想不到,才7岁的女儿怎么就开始发育了呢?
医生询问彤彤的生活起居的细节后发现,孩子4岁开始与父母分床睡,由于比较怕黑,3年来整夜开着床头的小夜灯睡觉。
而开灯睡觉,正是导致彤彤性早熟的“罪魁祸首”。
01.为什么开灯睡觉会引起性早熟?
我们都知道能促进性发育的是性激素,而性激素又和褪黑素有关,夜晚是褪黑色素分泌的高峰期,而光照会抑制黑色素的分泌。
孩子整夜使用小夜灯,或者长期开着卧室灯睡觉,会导致体内的褪黑激素分泌减少,而恰恰褪黑素能克制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能够避免性早熟。
也就是说,一旦褪黑素减少分泌,儿童发生性启动的时间提前。
央视节目《健康之路》中也曾提到过,开夜灯睡觉会增加孩子性早熟风险。
小夜灯是很多爸妈在有宝宝前就习惯用的物品,随手一按,淡淡的光线方便半夜起来上趟卫生间,或者喝点水什么的。
有了宝宝后,这个习惯便延续了下去,方便半夜查看宝宝,自己起夜也不会因为开大灯影响宝宝睡觉。等到和宝宝分床睡后,一盏小夜灯还能在夜晚给宝宝壮壮胆。
小夜灯看起来优势很多,事实上整夜开着睡觉,不仅会引起性早熟,还会容易导致孩子近视。
研究证实,2岁前关灯睡觉的宝宝以后出现近视的概率是10%左右,开小夜灯睡觉的宝宝出现的概率是34%。
而且开着夜灯睡觉,会让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降低,“昼夜颠倒”反而降低了他们的睡眠质量,适得其反。
其实,在哄睡,起夜查看宝宝以及喂奶这种情况下,短暂的使用下小夜灯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长期开着并且光线直接照射着宝宝,会导致性早熟。
如果宝宝特别怕黑,离不开小夜灯,可以将灯光尽可能的调暗,摆放的位置要低于床面,以不照射到宝宝的小脸为准,等宝宝完全入睡后,关闭房间里所有的灯源。
02.性早熟的特征及危害有哪些?
有数据显示,我国6-18岁少年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约为0.43%,约有53万孩子面临性早熟,这个数目不容小觑。
其中,女童发病率为男童的10倍。
随手一搜,网上有很多孩子性早熟的案例,家长看了不免焦虑,经常在各平台
“我女儿才8岁半多一点,乳房就发育了,是不是性早熟?”
“我女儿十岁就来例假了,是不是饮食的原因?”
……
其实,孩子性早熟的征象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般来说,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具体表现为:
男童出现睾丸和阴茎增大、出现阴毛发育、喉结变大或声音变粗;
女童出现乳房发育、腋下和私处的毛发长出、出现月经初潮。
又分为中枢性(真性)性早熟和外周性(假性)性早熟。
中枢性(真性)性早熟与真正的青春发育过程完全相同,它有下丘脑—垂体—性腺(睾丸或卵巢)轴系的参与,能产生生殖细胞,可具有生育的能力。
外周性(假性)性早熟仅有性激素作用导致的第二性征发育,没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的参与,不能产生精子或卵子,因而不具备有生育的能力。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那么性早熟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1.身高会受影响
性早熟最明显的危害,就是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
提前分泌过多的性激素让他们在短期内身高突增,但由于骨骼快速增长,骨骺提前闭合,生长周期缩短,导致长不高。
所以到了真正长个的青春期,反而就不怎么长了。
可以参考下面这份儿童身高表,孩子在正常范围内,就不用太担心。
2.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身体过早的发育,会给年幼的孩子带来心理负担。
对于女孩子来说,慢慢隆起的胸部可能会面临同伴的指指点点,通常她们会自卑的含着胸,长期下去就发展成了驼背。这种提前发育的困扰和不安,甚至会影响孩子专注于学业。
3.有危及孩子生命安全的可能
孩子的性腺提早发育,也就意味着早衰会提前,同时面临更高的生殖肿瘤疾病风险。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03.引起性早熟的原因还有这些
1.疾病因素
凡是可能影响到下丘脑—垂体—性腺(睾丸或卵巢)轴系激素分泌的疾病,都可能会导致性早熟,如下丘脑、垂体肿瘤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可引起中枢性性早熟;卵巢良性占位病变、肾上腺皮质肿瘤、卵巢肿瘤或睾丸间质细胞瘤等疾病可引起外周性性早熟。
对于疾病引起的性早熟,严格遵医嘱治疗。
2.儿童肥胖
儿童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性早熟风险,也会引发很多并发症。
膨化食品、油炸食品、以及高油、高糖、高盐等食品会让孩子体内的脂肪含量增加,瘦素的含量也相应增加。
美国《科学》杂志相关研究发现,青春期发育过程的启动离不开脂肪分泌的瘦素。
体内瘦素含量过高,身体系统会误认为孩子已经做好了准备,从而提前启动发育。
下面是3-18岁少年儿童体重指数图表,父母可以自查孩子是否超重。
女孩版
男孩版
3.摄入含激素的食品和药物
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报道,有位妈妈担心9岁女儿长不高,给孩子吃各种有营养的食物,还不惜花元买一桶增高保健品。
然而孩子个子是上来了不少,但隆起的胸部却让她后悔不已。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实现短期内拔高的效果,会在保健品里违规添加激素。其实保健品大都是激素类药物,或是含有激素类的物质,孩子长期服用对身体内分泌有着不良影响。
此外,大补滋养品,类似人参、冬虫夏草等,更是孩子们的饮食大忌。
4.过早接触性知识
身在网络时代,孩子了解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再加上喜欢模仿,网络上一些不适宜的语言、画面等极易诱发孩子性萌动。
倘若接触一些情色的书籍以及画面,都会容易刺激到孩子,出现性早熟。
现在孩子随意就能打开大人的手机玩耍,因此,大人手机里最好也不要存放这类视频或者图片。
5.使用含双酚A的产品
有研究指出,女童血清中双酚A越高,性早熟可能性越大,卵巢、子宫体积和双酚A含量呈正相关。
双酚A很是常见,从矿泉水瓶、医疗器械到及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
欧盟认为含有双酚A的奶瓶会诱发性早熟,宣布禁止生产,我国也于年6月施行了相同禁令。
性早熟并不是简单的青春期提前,还会带来很多身体和心理障碍的问题,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生长节奏。拔苗助长,最后事与愿违。
平时要多留心孩子是否有提前发育的症状,当孩子疑似性早熟时,第一时间到儿童内分泌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