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纪录片王阳明3月22日起央视首播

从“五溺”少年到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圣人,从一心执着于“格物致知”到开创“知行合一”“致良知”宏大心学境界的旷世大儒,从左手执卷讲学授业到右手抚剑叱咤三军的“明代第一奇人”。五百年来,阳明先生和阳明思想被一代又一代人孜孜追寻、细细体认。

那么,阳明心学对当下中国和世界,又具有怎样的新启蒙价值?3月22日21:20,首批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浙江省委宣传部年度重点项目——五集大型人文纪录片《王阳明》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首播。精彩的演绎、准确的史实、严谨的求证将为您全景式揭开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呈现阳明心学的脉络。

剧照

作为国内首部系统梳理王阳明传奇人生和心学思想的纪录片,该片采用真实再现历史人物的创作手法,以今人视角梳理王阳明的人生历程,阐释心学思想的演变历程、核心要义,通过人物故事体察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明德亲民”的思想精髓。全片共五集,每集40分钟,依次按“溺”“困”“悟”“功”“明”五个主题切入。

第一集讲述王阳明少年至青年期间“五溺”的故事,即其早年立下圣人之志,在中国文化海洋中不断遨游、汲取、求索,经历一次次彷徨和怀疑,又不断回归儒学;第二集讲述王阳明为官后,因得罪宦官刘瑾,遭遇廷杖、入狱、流放,几度死里逃生,从北京到贵州龙场的心路历程;第三集讲述王阳明到龙场后重建生活,参悟生死,通过“龙场悟道”,他的生命与思想都进入新境界,阐述“知行合一”观点,并在庐陵讲学传播;第四集讲述王阳明作为军事家的经历,以平叛宁王作为核心事件,并将其一生的军事经历以回顾形式穿插其间,王阳明在作战同时并未放弃讲学,两条线索交织推进,并发展出“致良知”学说;第五集讲述王阳明晚年回到绍兴,度过六年讲学时光,其心学思想日渐成熟,六年后身体带病的他再次被朝廷召唤,前往广西平叛,事后返乡途中回顾其一生重要的人与事,随之留下遗言去世,着重表现其思想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场景照

纪录片《王阳明》于年11月开始筹备创作,前期邀请相关专家召开多次线上线下剧本研讨会。年5月3日项目正式开机,摄制组克服疫情影响辗转北京、浙江、江西、贵州等地,于9月初完成所有拍摄工作。该片曾在余姚多个地方拍摄取景,再现了王阳明在余姚的出生、成长、讲学等经历。

影片在余姚王阳明故居取景

年10月15日,在广电总局组织的看片座谈会上,纪录片《王阳明》的内容价值与创作方式获得专家领导充分肯定。有专家表示,该片体现了精湛的艺术水准,画面精美,造型感强,呈现电影大片质感,堪称惊艳;创作手法在国内纪录片领域有新的突破,摆脱了传统纪录片枯燥的“两张皮”式的表达;演员选择得当,无论在演绎还是解说上,都提升了整体气质,是难得的浙产精品力作。

纪录片质感的保证也同主创班底扎实有关。该片制片人李东珅,曾担任纪录片《河西走廊》《重生》《中国》的制片人;导演吴琦,曾担任新文人电影《柳如是》的编剧、导演;撰稿周艳,曾担任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执行总导演、总撰稿;摄影指导石栾,代表作有电影《萧红》《太平轮》;王阳明的扮演者为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辛柏青,曾出演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电影《八佰》等。

辛柏青还原王阳明

为遵循纪实原则,该片还邀请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吴光、钱明,浙江大学教授董平,贵州大学教授张新民,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等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创作过程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大大提升了内容价值。

据了解,纪录片《王阳明》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牵头,联合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宁波、绍兴、余姚等共同投资出品,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将以优酷作为网络播出平台。

记者顾嘉懿通讯员杨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