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说青岛科教文卫体事业全面发展,服务能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本市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科学教育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硕果累累,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家

年全市仅有2个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不足百人,年成立青岛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立了9个专业研究所。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9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家。研发力量加快聚集,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9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家。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5所大专院校落户岛城

年全市有公(私)立小学(含教会办)所,在校生人;普通中学19所,在校生人;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年市区基本普及了小学六年教育,年创办民办中学。改革开放后,全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形成规模较大、门类齐全,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大专院校(含民办高校)25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技工学校22所,职业学校42所,普通中学所,小学所,特殊教育学校13所,幼儿园所。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2个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只有3家艺术团体、9处影剧院和3个文化馆;年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加快表演团体与企业联姻,先后成立了青岛话剧院、海尔儿童艺术剧团、青岛海信交响乐团、青岛华天京剧团、青岛曲艺团、青岛澳柯玛歌舞团、青岛海天轻音乐团等,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的文艺创作、演出和研究队伍。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艺术中心、青岛大剧院、市人民会堂、青岛音乐厅、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市群众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本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大丰富了市民文化活动阵地。年底,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2个,藏书册数达到千册,阅览席位达到张,文化馆12个;艺术表演场所10个,艺术展览机构5个。公共文化设施的增多,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巨大作用。

卫生事业巨大改善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处

年卫生机构只有80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仅有人,千人拥有医生仅0.32人、拥有床位数0.27张。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卫生事业投入持续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大力发展,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得以建立,惠民医疗体系付诸实施。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处,其中,医院、卫生院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处,妇幼保健机构12处,门诊部(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4万人,其中,医生3.5万人;拥有医疗床位5.8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5.6万张。

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城市社区实现“8分钟健身圈”

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市体育队伍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年全市重点体校8所,学员人;业余体校10所,学员人。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截至年底,全市拥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达到余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超过2.5万人,基本实现城市社区“8分钟健身圈”和农村社区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竞技体育实力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在北京奥运会上,由莱西籍运动员张娟娟实现了本市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2枚金牌,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得1金、1银、1铜;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获得23枚金牌,25枚银牌、12枚铜牌,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名;在第二十四届省运会上,获得枚金牌、枚银牌、枚铜牌,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均居全省第一,并囊括大会所设7个奖项全部第一。引进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沃尔沃帆船赛、国际极限帆船赛、世界杯帆船赛等国际赛事,是亚洲引入国际帆船赛事最多的城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尚青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