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为什么死不掉?
蚊子为什么爱叮你?
救护车运输新冠病患会不会传染病毒?
……
这些问题被“模型师老原儿”用手工模型的方式逐一破解。
作为科普视频创作人里最会做手工的模型师,老原儿总是戴着一对自制圆形黑框眼镜出现在镜头前,一手举着细节刻画完整的各类模型,一手动态演绎着生活中常见却没有被正确认识的那些现象。
老原儿曾是央视科教频道的资深模型师,拥有10多年电视科普节目的经验。疫情之后,他和同是央视科普节目出身的妻子,开始在西瓜视频等平台创作10分钟以内的科普视频,从0到万粉丝,只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
对老原儿来说,做科普内容创作,最难的不是“科”,而在于“普”。
从传统电视人转型科普创作人,
4个月涨粉万
“模型师老原儿”的第一条视频灵感,来自疫情期间出现在小区的救护车。
一辆普通的救护车,引发了居民们的沸腾,成为小区内的热议话题。“但他们说得并不是很科学”,于是“救护车”成为了老原儿的第一期视频选题。截至目前,这期视频在西瓜视频上的播放量达到.2万次。
“科普知识还是要从生活中来,找那些大家熟悉、实际又存在很多误区的知识点”,真正摸索出这条创作思路,花费了老原儿夫妇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
最开始,他们把做科普视频这件事想得过于简单。曾经在央视制作过不少长达一个多小时纪录片的老原儿,以为短短几分钟的科普视频肯定不在话下,真正上手操作之后才意识到“这完全是两个领域,一个大而全,一个小而精”。
要想制作出一期优质的“小而精”视频,核心是要做到内容精简。“相对而言,时长更短的视频更注重节奏感”,老原儿不仅十分注重视频音乐、颜色等多种维度和因素,还为每一句文案设计了动作,“保证不会出现对着镜头空说的情况,这样画面会丰富很多”。
一个账号从0到1的过程可能会十分漫长,早在发布第一条视频前,老原儿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们在多个平台创立账号并发布了内容,不过在起步的初期阶段,流量比较一般。
转折点发生在他们参与了西瓜视频的“懂知计划”之后,平台方注意到了这个擅长做模型的科普创作人。老原儿与西瓜视频的运营建立了一对一的联系,在获得流量扶持的同时,也被提供了许多关于标题、封面的建议,以及如何跟踪平台上的热点词汇,帮助提高视频打开率。
就这样,在西瓜视频的扶持之下,“模型师老原儿”的粉丝数和流量一路狂奔,运营第42天时粉丝突破万。截至目前运营4个月时间,粉丝数已经达到了万。
老原儿一直觉得,对科普创作人而言,最难的不是科学,而是如何“有趣”且“有用”地传播科学。
“我们做视频的理念是要让三四年级的小朋友能看得懂,同时大人觉得很有趣”,老原儿有一套自己的“黄金创作法则”,他认为“科学线”、“故事线”、“知识线”是科普视频的三个核心,缺一不可,更具象去表述的话就是“五个需要”:
需要有趣的风格,需要独到的见解,需要严谨的逻辑,需要夸张的手法,需要有好看的画面。
这一创作法则也通过流量效果被市场验证和认可,截至发稿前,“模型师老原儿”在西瓜视频上共发布了30条视频,“蚊子为什么叮你”在西瓜视频和抖音播放量累计近万次,单条视频为账号涨粉超过万。
商业化模式逐渐成型,
“模型师老原儿”正在走向科普IP头部
账号有流量之后,商业化变现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老原儿从星图平台上接到的第一个商单,是一个电动牙刷品牌。对于广告合作这件事,老原儿一开始有颇多不确定和顾虑,“我们之前觉得科普就应该纯粹,应该站在高处发光”。
真正开始接触品牌需求和了解产品之后,老原儿的想法发生了改变,他发现如果产品质量确实过硬,在推广过程一定会存在许多看不见、说不出、摸不着但又需要被宣传的科学知识,“这一点非常符合科普创作的基础,所以我们将两者结合,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评”。
目前,这期电动牙刷合作视频“刷牙怎么刷都不干净”在西瓜视频上播放量达到.6万,是“模型师老原儿”热度最高的一期视频。
越来越多的品牌向老原儿递出了合作的橄榄枝,不过他对商业推广的态度仍十分谨慎,对合作品牌的筛选也很严格。他很清晰对账号的规划,明确当下阶段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涨粉才是第一要务,目标是在今年将“模型师老原儿”这个IP做到头部。
对应他们的需求,西瓜视频的运营人员也将对账号的扶持重点落在运营和流量上,基于“模型师老原儿”的账号现状针对性地给出判断和建议,帮他们争取更多曝光机会。
“我们发现老原儿的时候,他在抖音上也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但粉丝量级还没能够引起抖音官方运营的注意,我们就和抖音运营介绍老原儿的作品,并和他们一起配合对老原儿的包装宣传”,“模型师老原儿”的西瓜视频运营人员告诉我们。
虽然商业化并不是老原儿今年的重心,但优质的内容不仅为他们吸引了品牌方的注意,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少平台的内容分成。
据老原儿透露,现阶段“模型师老原儿”可以从西瓜视频获得内容收益和奖励,西瓜视频的运营人员也表示,目前正在为账号申请平台收益翻倍的扶持政策。
现在,老原儿和妻子都已经从央视离职,全身心投入视频创作中,相同的行业背景、职业经历让夫妇俩在科普创作上迅速达成共识,大大降低了内容创业道路上的沟通障碍,为了能制作出一条优质视频,他们经常花费1-2周的时间去创作。
在账号流量和收入走上正轨之后,出于账号运营维护的进一步需求,老原儿扩充了自己的团队规模,从他和妻子的2人家庭作坊转变成5人工作室模式,新增了2个编导和1个制作助理。
被看好成为千万粉达人背后,
科普创作人在西瓜视频厚积薄发
实际上,刚接触“模型师老原儿”没多久,西瓜视频的运营就对这个账号十分看好:“我认为这个账号未来至少会有0万粉丝。”
一个优秀的科普创作人,不仅视频内容要有用,也要让观众愿意听他分享。
10多年科普节目的创作经验,锻炼了老原儿对科普选题的高敏感度,他清楚每年在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也熟知观众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