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
折桂在即
又是一年招生季
又是一年逢君时
这里有最广阔的蓝色舞台
这里有最激情的青春梦想
这里是大连海事大学
今天我们带您走进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院长寄语
同学们好!历经十年寒窗苦,今朝终圆大学梦。如果你想知道船舶如何航行可以准确到达彼岸的目的地,相距万里的两地如何实时地沟通交流,多年前的科幻而今成为现实的机器人如何工作、思考等应用工作的原理,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充满神秘又极富吸引力的知识都将可能在你们的大学梦中得到答案。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既有与国内最早电子类专业同时起源和发展的老牌专业,也有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而设立的年轻专业。各专业紧密围绕信息技术的各领域进行人才培养。如果你选择了信息类的专业,四年后,你将有能力成为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设计者和发明家,把一些自己的梦想亲手变为现实,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学院秉承“惟真惟实,博学远志”的院训,着力培养学生具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与长远志向,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保持真诚、朴实的品质。在毕业的校友中有两院院士、企业精英、知名学者以及数万名信息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
有志于未来从事信息领域工作的考生,欢迎报考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院长简介
毕胜,博士、教授,现任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兼任国家遥感中心海事导航事业部主任,辽宁省交通安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中国理事会大连地区分会主席等职。主要从事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嵌入式系统应用等领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多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省部级、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讲授“微机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本科生课程及“计算机视觉”研究生课程,共培养了40余名研究生。
学院历史沿革
伴随着新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事业的诞生,“海大信息人”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几代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以年大连海运学院成立之初开设的无线电工程学、无线电助航仪器等电子信息类课程为肇始,不但发展壮大,先后从年9月设立的电子计算基础专业、年1月成立的无线电系、年12月成立的电子工程系、年9月成立的计算机及自动控制系、年4月成立的信息工程学院、年12月成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年1月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直至年6月重组形成现在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培养目标
新时代的“海大信息人”将秉承“惟真惟实、博学远志”的院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抱诚守真、朴实善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具有科学发展的宏图远志;旁征博引、百花齐放,具有青出于蓝的孔孟之志;博览勤思、通今博古,具有修身立业的宏才远志;在科教兴国和服务“四个交通”战略的征途上不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科情况
学院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博士授权点、软件工程一个一级硕士授权点。
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
1.学科概述
本学位授权点源于年创建的船舶无线电导航和船舶无线电通信两个本科专业,后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年辽宁省首批本科专业评价均为第一名。本学位授权点年获得全国第一批电子与通信系统硕士授权点,年获得第三批博士授权点,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在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目前是辽宁省和交通部重点学科。
目前本学科成员76名,博士学位教师66人,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16人(含共享院士、讲座教授等),硕士生导师62人。本学科拥有共享院士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1人、省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省“百层次”人才2人、省示范专业3个和省教学名师2人,还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特色专业、交通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优秀教学团队和1个交通部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2.主要研究方向
导航与雷达信息系统方向、射频通信理论与技术方向、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方向、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方向、信号与图像处理理论与技术方向。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1、学科概述
本学位授权点于年设立计算机本科专业,年开始招收硕士生;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年获批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年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成为辽宁省及交通运输部共建重点学科,在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年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A类学科,上榜ESI前1%。
本学位点现有全职教师60人,博士学位教师40人,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53人。其中,全国计算机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交通运输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国家科技部项目会评专家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项目会评专家2人,国际人机交互学会副主席1人。
2.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三、软件工程学科
1.学科概述
年,大连海事大学获准设立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自年至今已连续招生十四年。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我校软件工程为工程硕士招生领域,并于次年招生;年我校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首批获得国家批准,并于年开始招生。“十一五”、“十二五”以及“十三五”以来本学科在交通运输部和学校的关心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逐步建立了软件工程学科的研究发展平台和队伍。
本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27人,包括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其中52%为45岁以下中青年,60%具有博士学位。
软件技术与方法、交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服务计算与软件服务工程。
本科专业介绍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九个本科专业。
1.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养,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和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年船舶电气与导航专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点。是国家特色专业、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示范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年辽宁省专业排名第一。60多年来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培养了近万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软硬件、信号系统与处理、无线电导航、雷达、通信等电子信息系统相关领域工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育学生具备电子信息工程相关领域的信息智能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研究、设计、开发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在国内外电子信息相关领域高效攻读硕士学位能力外,并在电子信息、导航和雷达、移动通信、计算机应用及相关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型国企和政府机构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2.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信息通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可从事科研、工程设计、应用开发、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年船舶电气与导航专业,年正式命名为通信工程专业,是交通部和“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支持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点。、、、年分别获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省创新创业专业、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称号,年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第一名。入学后可申请相关合作办学项目。
本专业拥有国内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在海上通信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已建成通信原理、移动通信、通信网络、海上通信等专业实验室,拥有电工电子和电子信息技术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基于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理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已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近百项。
就业方向:50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响誉海内外。除继续攻读硕士外,就业面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技术支持和管理工作。
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在光学工程、光通信、电子学、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科学研究、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新兴、复合型专业,涉及光学、机械学、电子学及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成立于年,年教育部定名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专业以电为基础,以光电信息的检测、处理以及工程应用为重点,是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的主要支撑专业之一。
就业前景:光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技术发达国家,与光电信息相关产业产值已占总产值一半以上,本专业毕业生除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外,主要面向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相关企业,从事光学、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产品研发及管理工作,就业领域广泛、前景好,多年来,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青睐。
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养,能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和服务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电子、通信、计算机、信号处理等知识,使学生具有信息传输与处理的综合应用能力、软件与硬件的协同设计能力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系统研发和创新能力。专业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和培养,专业的培养质量在社会第三方评价报告中获得肯定。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专业”,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年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名,年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本专业分为微波与射频技术、图像与视频信号处理和基于FPGA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3个专业方向。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广、就业选择多,除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外,主要面向电子信息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系统设计、技术支持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在信息产业、交通运输、制造业、国防等行业的计算机相关领域部门中,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维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年,师资队伍稳定、课程体系合理、教学设施齐备、教学手段先进,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点,以及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A类建设学科。专业按照以成果导向、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和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知识,使学生具有复杂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发创新能力。
就业前景:毕业生知识面宽广、就业选择多,大部分被港航、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互联网、通讯等高新企业、大型国企或政府机构所录用,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管理和运维工作,受到单位欢迎。近几年毕业生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的比例高
6.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毕业五年后,在信息技术相关专业领域经过实践锻炼,能够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软件测试、软件部署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并在工作中体现出创新意识、法律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与国际视野,通过不断的学习实现自我提升,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软件工程师或软件项目管理者的能力。
专业特色: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具有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日语能力,使学生达到国际日语JLPT二级及以上水平,具有较强的日英双语综合应用能力。拥有软件工程基础实验室、软件工程综合实验室和软件测试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从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项目开发与项目管理等工作,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机构从事软件项目开发、软件测试、信息系统集成、软件产品销售和技术支持等工作。就业面广,就业前景良好。
7.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获得工程师专门训练,具备良好发展能力的高级专门网络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为满足网络领域人才市场之需要而设置的专业,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或科学研究等部门从事网络工程科研生产、开发和管理与维护工作。本专业隶属于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学科。该学科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参评结果为B,年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A类建设学科。
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企业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等工作。毕业生知识面宽广、就业选择多,受到单位欢迎。近几年毕业生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的比例高。
8.智能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扎实的数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等方面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并具有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潜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年9月开始招生,是国内高校较早建立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之一,挂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分析)和智能系统与应用(智能机器人)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成果丰厚、科研创新能力较强,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教师具有留学或国外访问交流经历。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9.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与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统计分析、系统计算、数据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应用领域的大数据采集、存储,及分析与利用的基本技能,具备面向大数据分析全流程、大数据应用全产业链的完整知识体系,为能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从事数据应用与管理工作,或为大数据所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新观念,培养具备扎实数据分析和系统建构能力、掌握数据应用场景和价值创造机制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专业。围绕交通运输领域的大数据处理与应用,本专业着力推动计算机科学、数学、交通运输等传统优势学科的融合与提升;坚持理论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基础知识体系与应用知识拓展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夯实学生在数据统计与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利用开放式大数据试验场,为学生提供大数据存储、云计算、超算、核心数据库系统等方面的体验。本专业与行业领域的密切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与岗位选择群。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合理、知识结构完整、教学经验丰富,能够为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提供良好支撑。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交通运输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大数据处理、分析、应用及运维等工作;也可服务于大数据所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新观念的大数据应用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
就业情况
该院届本科毕业人数人,本科生就业率97.38%。升学人数共计人,推荐免试研究生学生人数92人,占全校总人数的20.00%,共有余名学生被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出国人数48人,去向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协议就业和劳动合同就业有人,就业去向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届研究生毕业生数人,就业率99.14%。升学攻读博士人数12人。协议就业和劳动合同就业有人,就业去向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银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投集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
知名校友
沈学民为该校78级电子系校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滑铁卢大学一级教授(滑铁卢大学教师最高荣誉,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教授)。曾担任过Universityresearchchair和Associatechairforgraduatestudy。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IEEEFellow。年11月22日,沈学民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董振宁,高德地图副总裁。年加入高德集团,目前主要负责高德出行服务整体业务,以及实时交通和车载信息服务相关领域的业务拓展,主持构建了高德在线导航平台、高德实时交通处理平台、高德实时交通发布平台、以及高德实时交通应用服务平台,用户超7亿;获得专利数十项,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称号。
赵晟娅为该校08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12级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硕士)校友,年通过全国公开选拔成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批女潜航员学员。参与多次大洋科考航次任务,圆满完成深潜作业12个潜次,作业海域覆盖太平洋、印度洋等多个国家专属经济矿区,取得了丰富的深海地质及生物样品,最大下潜深度达米。年通过考核转为初级潜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