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要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因此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对各省级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
我国省级区域创新能力得分及排名见表。我国各省级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总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变化,有的地区具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有的地区比较稳定,有的地区则具有较大波动性。
第一,高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地区分析。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和上海区域创新能力平均得分都在0.5以上,一直保持前六名,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排头兵,其中江苏和广东一直居于前两位,得分在1以上。
江苏除、和年被广东超过外,其他年份均排名全国第一,江苏、上海和浙江位于长三角地区,在利用外资和国际化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江苏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
浙江突出的企业创新能力一直是其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上海是我国的金融中心,属于国际化大都市,无论是国际化水平还是开放吸收程度都很高,为其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高素质人才队伍、市场经济和FDI是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居于领先地位的三大法宝。山东区域创新能力得分比较稳定,年以来一直居于第三位,其区域创新体系属于地理嵌入式,企业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网络,创新的市场效应远大于创新的技术效应,与浙江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浙江属于小企业之间的联系,而山东则是大型企业之间的联系。北京是全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大量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创新型企业在此聚集,同时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第二,中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地区分析。湖北、河南、四川、福建、湖南、安徽和天津属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第二梯队,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均在0以上,区域创新能力较上一组有较大差距,但多数省份区域创新能力表现较为稳定,唯河南在年波动较大,排名第16。
湖北属于中部地区核心省份,对整个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带动作用,湖北以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为基础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是我国第一个诞生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省份,并在孵化器与领军和龙头企业之间建立信息沟通渠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河南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较快,靠的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知识创新的先进性和市场性。四川区域创新能力较为稳定,并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创新潜力在全国而言也较强。福建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中游,但由于是“科技小省”,科教投入居全国中下游,具有进步潜力。湖南区域创新能力在逐步提升,但是湖南的企业创新能力近几年在下滑,应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安徽有着丰富的科教资源,中科院众多研究所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坐落于此,企业创新投入力度大,但企业创新能力和外资引进力度不够。天津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与北京和上海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是在城市区域内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辽宁、河北、陕西、重庆、江西和吉林的区域创新能力属于全国中下游,综合评价得分在-0.3~0之间。辽宁区域创新能力在前面几年排名比较靠前,主要是因为早年间国家的大力投资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最近几年下降比较明显,落到中游。河北区域创新能力一直稳居我国中游,是受其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偏重的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影响。陕西是西部唯一的创新型试点省,高校科研院所众多,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具有很好的创新资源和基础,加之近年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区域创新能力居西部之首。重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与湖北有相似之处,在于建立创新网络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重庆以生物医药、汽车、智能终端的转型为契机,加强,将知识产权市场化,以科技成果股权分红来激励创新。
江西区域创新能力在波动中略有上升,但江西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科技投入不足。吉林区域创新能力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包括辽宁和黑龙江在内,整个东北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都在下降,东三省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家级科研院所众多,但科技资源也大多集中在这些机构,民营企业分羹很少,作为教育大省的它们人才流失也很严重,高级人才极度缺失。此外,整个东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下降的原因在于传统产业结构刚性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建立协调机制、培育创新主体以及实施创新成果转化。
第三,低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地区分析。
黑龙江、广西、山西、贵州、云南、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海南、青海和西藏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最弱的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得分均在-0.3以下,这些地区除黑龙江、山西和海南外均属西部地区。从历年排名来看,这些地区中的个别会在某一年突然的增长,但得分却并没有高于0,整体实力依然很弱。
长期以来西部区域创新能力发展薄弱的根本原因在于: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资源和创新活动都向东部倾斜,对于西部的科技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创新说到底是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不够发达,教育资源贫乏,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劣势,同时因为经济不发达和地理位置原因,没有足够优势吸引人才,大量本地人才严重流失,使得创新发展进一步滞缓;三是市场竞争能够对企业创新起到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市场化程度较低,资本又都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失去了外溢效应;四是区域创新环境不够理想,自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已近20年,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较于政策力度而言,这些成绩却显不足。究其原因是政策传导性较弱,即因为地区的基础环境和社会影响,扶持政策很难进行推广应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稀释现象存在,使得政策不能够保证有效实施,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