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教育最好的时代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便在曲折中发展,无数中国脊梁的站立,促使大国的崛起。进入21世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与满足。虽说神州大地安宁和谐,但这并不意味着处处皆宜,地区都不曾是欣欣向荣之景。虽说是泱泱大国,但何以见得满目盛唐?虽是教育体制不断发展完善,但中国十几亿人又有寥寥数几成为兴国之才?

中国自90年代便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何为科教兴国?究其本源即以科学技术教育制度推动中国复兴发展。而当今之教育制度,虽已完善,但何不也是对人才的湮没?九年义务教育为培养人的基本素质,高考制度为选拔人才。诚然,以考试选贤制度选材再为公正不过,但并不应局限于考试成绩一方面。当今中国青少年,大多数学生以学习为主,严重缺乏体育锻炼。据科学表明,世界上综合国力强大国家中最缺乏体育锻炼精神的便是中国的学生!这是否让你回忆起中国千百年来便被冠有的称号“东亚病夫”?一个只拥有学识,身体素质羸弱的人,他不足以担负起来中国任重道远的未来。

重点高中的学生,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半多的时间都在学习,睡眠严重不足,身体肥胖,缺乏时间创新能力,知识体系固化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中国的现状。学生从小便被灌输“只有好好学习,通过高考考上好大学,才有好工作”的观念,甚至从小学便被家长老师限制了童年的探索能力。整日的学习理论知识,只空谈不实践,何尝不是一种压迫与束缚?尤其是像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学生为高考夜以继日奔赴前程。音体美等课程少之又少,“高中苦三年,大学玩四年”的观念成为学习的枷锁。只有考上好大学才会有前途的观念何时能摒弃?人没有三六九等,在中国社会却因高考这一关分层,这便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啊。以成绩定优劣,扼杀的是无数青少年未被发掘得潜能,是无数人成才的希望!

反观西方国家,小中学普遍以学生身体素质智力开发为目的,培养思维创新动手实践能力,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促使他们贴近并热爱自然;相较于迷恋手机、网络游戏的中国学生,手机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通讯工具罢了。热爱体育课外实践,身体的健康、精神的富足便是青少年成长的最大财富。18岁前的外国学生提高的是综合素质,而进入大学后便是潜心研读专业知识了。西方国家大学一向以进易出难为主要特征,要想拿到毕业证书,就必须通过极为严格的毕业考试。此时学生也已为成年人,学习的主动性及自制力大为加强,由此可见西方国家从重点大学毕业的大都是社会的人才。

中国却与之恰恰相反考大学只要高考考好,大学便可以在不挂科的基础上顺利混完4年。与其说上大学轻松,不如说为混个文凭。当今社会,最青睐的不是实力,是文凭。只因那一纸证书,便可以顺风顺水开启职场生涯;若无那张薄纸,甚至连展示自己实力的资格都没有。只知在大学享乐,缺乏专业知识深入了解的人,又怎能为中国的未来创造呢?为何周遭众多学生都想走出国门,最主要因素便是国外教育水平优于我们太多。而恰恰在国外培养的这些精英是中国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作为一名学生,我位于山东青岛的一所高中,对中国的教育体制深刻思考后,我感受到我们青少年都拥有着远大理想抱负,却无往不被学习的加锁束缚。虽是人生而平等,但成绩排名使我们不平等。明明人各有所长,为何偏偏要以分数下定论?成绩好者善于学习,难道成绩差就不能术业有专攻了吗?压抑的高中生活何尝不是苦中作乐?整日的疲惫让我们身心俱疲,考试束缚的是如科举八股般的思想,摧残的是年轻一代的心灵。若你也是当下的一个普通学生,你没有耀眼的光辉,是否也会遭遇这种情况:努力付出成绩却得不到回报,家长老师的比较,甚至是深夜独自一人的“懂事崩”然后在第二天,重整旗鼓地继续生活。心理问题逐渐成为青少年常见问题之一。那么,如何处理中国社会的这个问题呢?值得深思。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曾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