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楼、田家炳艺术楼、蒙民伟楼……走在高校校园中,你一定看到过各种以人名命名的名人楼。近年来,不少人纷纷出资助内地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支持大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他们或是各高校优秀校友,或是热心教育事业的实业家和企业家,还有科学家、教育家等等。教学楼、实验楼拔地而起,已然成为大学发展建设和历史文化的见证,成为了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今天,俯瞰君就带大家一起盘点高校里的名人楼,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内地高校首个逸夫楼诞生于华师大
年,邵逸夫向内地的10所高校各捐款万港元,用于校园项目建设。华东师范大学成为这10所高校中的第一家。位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的图书馆逸夫楼,就是当年邵逸夫捐资扩建的。
年1月11日至15日,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袁运开、副校长项立嵩等前往香港,就图书馆逸夫楼扩建项目的设计、用途、进度、效益等情况,向邵逸夫进行介绍。“当时的会上,每所高校先后介绍情况,都是10分钟。”袁运开回忆,“会议结束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我们还受逸夫先生的邀请,到他的家里吃饭。”
年10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逸夫楼落成典礼隆重举行。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马临,代表邵逸夫出席了当时的落成典礼。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袁运开在致辞中向邵逸夫大力支持该校兴建新图书馆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资助万港元的义举表示敬意,勉励大家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充分利用这座具有现代化设备的图书馆。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镇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
自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截至年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个。历年对内地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亿港元。
主要代表作: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北京大学逸夫苑、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中央民族大学逸夫体育馆、上海交通大学逸夫科技创新馆、复旦大学逸夫报告厅、广州中山大学逸夫艺术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馆、东南大学逸夫建筑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北京中医药大学逸夫科研楼、南京林业大学逸夫实验楼、海南大学逸夫学术交流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逸夫科学会堂。
“逸夫”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纵横九州四海,如繁星般点缀着祖国的星空,即使在一个偏远山区的贫困县,你也会看到高大整洁的逸夫教学楼。
“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
“人造革大王”田家炳16岁弃学从商,后从事橡胶业。自年“田家炳基金会”成立,田家炳热衷于捐资公益事业,捐出80%身家给超所学校。生活上,田家炳作风节俭,一双鞋穿10年的故事广为传播。
所中学、93所大学、41所小学,都受过他的捐赠。他不是捐钱最多的,但是把自己总资产的80%都用于慈善事业的,在中国只有他一个人。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或学院遍及所有省级行政区,他因此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对于自己的“教育”情结,田家炳曾表示,教育是关系国家强弱、文化盛衰的百年树人大业,资助教育是“把钱用在最有用的地方”,产生的效益远大于把财富留给个人。
主要代表作:浙江大学田家炳书院、南京大学田家炳艺术楼、北京师范大学田家炳艺术教育书院、南京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西南大学田家炳教学楼、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华东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陕西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北京林业大学田家炳体育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学习教育学,回国后任聘于南京大学前身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育学和教育统计等课程,并担任教务主任一职。由于他办事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师生们对他很是敬畏,被封为“老虎教务长”。他一上任就大胆革新,破除旧习,他首开中国“女禁”,在南京高等师范招收女生,打破了男女不同校的历史;他还首创“教学法”,提倡以“教学法”来代替当时国内非常时髦的“教授法”,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而教的法子也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即要教学合一”。
代表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知楼、北京工业大学行知楼、长春中医药大学行知楼、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纪念馆、行知综合楼,安徽师范大学行知楼、安徽大学行知楼。
爱国爱港杰出代表霍英东
霍英东对很多香港人来说,就是华人世界的一个传奇,他不仅是香港十大富豪之一,还是首位跻身国家领导人级别的香港人——官至全国政协副主席,纵横内地和香港政商界。霍英东一生热衷慈善和公益事业,过去数十年来,他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亿港元,是全港捐款数额最多的慈善家,在推动内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广州中山大学英东体育中心年由霍英东捐资万元兴建的中国内地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场地在广州中山大学大功告成,取名“英东体育中心”,在当时的中国,英东体育馆是首屈一指的现代化体育馆,继中山大学英东体育馆之后,全国各地的英东体育馆、英东游泳馆、英东田径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霍老对体育事业尤其钟爱,多年来一致力于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代表作:广州中山大学英东体育馆、香港中文大学英东教学楼、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暨南大学英东楼、北京体育大学英东田径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英东楼。
“亚洲股神”李兆基
李兆基(—),生于广东顺德,享誉全球的香港超级富豪,“亚洲股神”,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和中华煤气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他曾经于年和年两度荣登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4位,在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候向世界验证了亚洲人的辉煌,直到现在,李兆基仍然是香港十大富豪之一,但他始终是个“低调的神话缔造者”,很少接受媒体上采访,对于个人财富问题,李兆基说了中国一句古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在事业有成后,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博施众济,尤其是教育事业,他说“我们商人喜欢求实际效果,教育的回报率最高,因此最值得我投资。”8年李兆基开始把目光转向内地学府,捐出1亿元支持复旦大学教育建设,兴建李兆基图书馆,他对中国内地的教育事业期望有加,他说:“我在香港经商,发现所有投资银行、财经公司均以聘用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名校学生为荣,且薪金特高。今日中国进步神速,已有大国地位,国富民强之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内地三间名校如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将与上述三间世界名校的学生看齐。”
代表作:香港大学李兆基楼、香港中文大学李兆基楼、香港科技大学李兆基图书馆、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北京大学李兆基公共教室楼、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楼、此外,还有以蒙民伟、邱季端、李兆基、包玉刚等名人命名的楼,他们慷慨解囊,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除了上述名人,还有诸如蒙民伟、邱季端、包玉刚等名人,都慷慨解囊,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学,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校园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浸润着浓郁的人文情愫。一栋以名人命名的建筑,一条以名人命名的道路,一处以名人命名的地标,一座名人的雕像等等无不彰显着大学的魅力和气质。
你所在的学校有哪些名人楼,留言告诉俯瞰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