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非遗的活态传承保存珍贵资料

 

由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来自海河传媒中心天视科教频道的《拾遗·保护》栏目积极参与其中。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是由文旅部主导的大型影音文献创制项目。该项目围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面系统地进行文献收集和影像采集,最终形成包括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片、传承教学片、代表技艺最高水平的项目实践片、综述片及工作卷宗等以影音文献为主、文本文献为辅的记录成果,为非遗的“活态”传承保存珍贵资料。本市自年启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以来,截至目前已完成共计12位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拾遗·保护》栏目是国内第一个以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节目,具有14年拍摄非遗纪录片的经验。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项目负责人赵梵汐告诉记者,中心选择与《拾遗·保护》栏目合作,看中的就是其专业性。

  参与此项工作的《拾遗·保护》节目组编导马咏告诉记者:“为做到沙里淘金,我们拍摄了大量的素材,使最后的素材和成品片比达到了近20:1。此外,经过多方努力,节目组还得到了大量第一手音频、视频、图像资料,为后期制作提供了充足素材。”

  马咏表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工作,和制作传统的电视节目不同,“这项工程所做的文字或视频档案,都是作为权威资料留档的,不允许有半点疏忽和不实之处”。为了客观、真实地记录,节目组注重在素材搜集、积累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我们以前的采访过程中,尤其是对老人的采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记忆模糊、语焉不详的情况。因此我们在采访和后期编辑甄别过程中,需要更加仔细地斟酌和把控,避免失实和有悖于史实的情节记录其中。”

  赵梵汐表示,由《拾遗·保护》栏目负责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倪万珠(京东大鼓)的记录工作,已经完成口述、项目教学及项目实践,综述片正在剪辑中,“已经完成的传承人口述、项目教学及项目实践部分工作,展现出非常高的专业性,为后期顺利完成此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