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录片重大题材新挑战,主旋律怎么拍得更好

作为纪录片类型之一的重大题材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留存时代记忆、启迪人类心智的过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近年来,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传递主流价值,重大题材纪录片产量颇丰,并且佳作频现,如《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影像里重逢》《淮海战役启示录》《戚继光》《长江之恋》《青年强中国强》《我们的男孩》等立足重大历史、革命、现实,在语态、创作手法以及传播等方面也有所突破。

如今的媒体,不断细分化、个性化,短视频、社群传播等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面对重大题材,如何推陈出新,创新角度和选题;如何有效触达受众,更好地完成传播任务,是纪录片人普遍面临的问题。

论坛现场

基于这些议题,12月10日,由广州纪录片节、纪录中国、广电时评联合主办,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协办的“重大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主题论坛邀请重大题材纪录片创作团队、主流媒体人共同分享如何讲好主旋律的故事。

“对于纪录片行业,年值得记忆的是,我们在内容的传播和流量方面进入了亿次级的时代。”论坛伊始,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燕振在主题演讲中通过数据对年中国的纪录片相关行业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结合《我们走在大路上》《淮海战役启示录》《长江之恋》等作品的传播实践和数据,崔燕振表示,在互联网上好的内容,好的话题,好的纪录片作品会有亿次级的传播。“如果说用‘国家记忆’这样的词来定义一个作品和影视的题材,纪录片是当之无愧的。”

论坛现场

在论坛对话环节,论坛主持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高级编辑唐俊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节目部副主任闫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制片人邓武,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李逸,江苏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曹海滨,广东广播电视台、马志丹工作室创始人马志丹,《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我们的男孩》总导演沈书,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围绕重大题材这一主题,结合各自的创作、传播实践,进行了交流、分享。

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以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珍贵感人的历史镜头、深刻明晰的历史逻辑,全景展现了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央视科教频道节目部副主任闫东在现场分享了《我们走在大路上》幕后创作的故事,在他看来该片最大的创新点是新媒体传播,24集网民的点击流量数据19亿,通过不同时长的短视频传播,《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国内外引发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