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
理论研究类获奖者
曹东
曹东,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程道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效电催化剂的设计及开发。
曹东博士在读期间共发表高水平论文8篇,其中一作/共一作5篇,参与申请专利3项,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次,参与研究课题6项。曾获硕士研究生特等奖学金,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年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学论坛一等奖,-学年北京化工大学校长奖学金等荣誉。
提前修满全部学分,披星戴月不觉苦
研究生入学伊始,为了能尽快进入实验室开始课题研究,曹东为自己安排了密集的课程,用列任务清单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不再纠结于考分预期,仅仅是简单又充实的排满学习任务。从图书馆清晨开馆到深夜闭馆,总能在二楼看到他的身影。也正是这披星戴月不觉苦的精神,让他提前将所需学分全部修满。
万事开头难,进入实验室后需确定实验方案,这就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阅读英文文献对曹东来说并非易事。当看到实验室其他同学文献阅读的进度,曹东下定决心提高英语文献阅读能力。
每每遇到陌生单词他就全都整理到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利用碎片时间巩固记忆。通过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他逐渐发现了文章结构的规律,掌握了快速提取主旨的方法,提高了阅读阅读英文文献的效率。
实验方向明确后,为了尽快合成出理想的催化剂,曹东经常通宵达旦地在实验室工作,凌晨的实验室,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科研也如此。做好时间规划并持之以恒的保守初衷,脚踏实地,戒骄戒躁,同时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精益求精,深度专研,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科研的“鸡汤”需要慢慢地熬。
解读“不完美”催化剂的故事
科研路上不只有康庄平坦的大道,还会有荆棘丛生的曲径,实验失败是每位科研人都曾拥有的经历,曹东也不例外。
在制作核壳结构纳米线时,因为合成失败,制备催化剂的表征达不到预期,于是他从称量时天平状态、反应容器洁净度到磁子大小、搅拌速率,从气速快慢到室内温度等等各种因素开始,细致的检查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企图从中找寻失败的原因,重头再来。
但经过三四个月的摸索后,曹东还是得不到理想的催化剂。当他把结果和导师交流后,导师的一番话使他醒悟:“为什么一定要力求完美,得到理想形貌的催化剂呢?说不定这种催化剂也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于是曹东开始对现有的多孔合金纳米管催化剂进行系统的调控和表征,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曹东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正是这段不寻常的经历让曹东对待科研有了不一样的思路,对待合成失败有了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实验达不到预期,对他来说不再是打击,反而是他科研的机遇。这便是曹东最想跟科研路上的前行者们分享的,成功失败往往相对,失败并非是科研的梦魇,换个角度看待或者把目光放长远,我们就会发现它竟是到达新大陆的一次契机。
虽说顺水可以推舟,但逆水才能行舟,困境或许才是我们科研路上的试金石。
一一标注,一个点一个点修改
曹东说:“导师和师兄们在我学术起步阶段,将他们所有的积累和领悟倾囊相授,让我从自己擅长的领域着手,慢慢建立起自信,并找到学术归属感。”
虽然科研这条道路是孤独的,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与师长的相互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初涉英文论文写作时,虽已尽全力但结果仍达不到预期。比起一个人思考修改,曹东更愿意积极主动与导师交流。
“记得在写的第二篇文章时,每完成一版我就去找导师修改提意见。虽已凌晨一点半,程老师仍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就连参考文献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也一一进行标注,一个点一个点带着我修改。”最终,经过程道建老师与曹达鹏老师反复带领曹东修改六次之后,曹东的这篇文章得以顺利发表。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在实验室师兄、师姐也给曹东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他们毫不吝啬将自己科研经验倾囊相授,吴登峰、许昊翔这两位师兄还教会曹东如何分析数据与剖析机理。
虽说每一位科研人都是一缕孤独的灵魂,但在科研的道路上,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人的单打独斗,齐心协力方能披荆斩棘,同舟共济方能乘风破浪。
导师寄语
程道建教授
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中国化工学会稀土催化与过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曹东同学硕博期间刻苦努力、勤奋踏实,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学习主动性高,在博士期间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果。希望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继续保持静心学习、不急不躁的态度,心存梦想,脚踏实地。
团队风采
北京化工大学分子催化工程研究组
团队现有教授1名,讲师2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0余名。在国际主流期刊,以及国际化工主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20多项。
研究方向:
化工领域金属合金纳米催化剂的理论设计、实验验证和应用研究。
1.催化剂设计:提出了基于“结构描述符”的催化剂设计新方法,自主开发了“金属合金纳米催化剂智能计算设计平台”,已成功应用于电催化剂、石油化工催化剂和环保催化剂的设计。
2.电化学实验:基于结构描述符的催化剂设计结果,开展金属合金电催化剂、原子级分散电催化剂的定向制备,主要应用于电解水制氢和氢氧燃料电池等。
3.工业应用研究:基于结构描述符的催化剂设计结果,研究开发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工业催化剂,应用于包括乙烯环氧化、C2/C4加氢、直接合成双氧水和深度处理有机废水等重要工业反应。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党委研工部责编
王靖跃美编
马睿娆